马正阳不敢与汉景帝辩论,汉景帝的偏见已经形成,非三言两语能够改变的,现在把希望放在汉武帝身上才是正道。
刘彻和马正阳给汉景帝行礼,汉景帝也检查了刘彻的书法,他认为书法能够让人凝聚心神,隶书字体四平八稳极其附和他“无为之治”的治国理念,虽然他现在向儒家思想靠近,但也不会全然放弃自己先前的主张。
汉景帝坐在上首,示意马正阳和刘彻坐下。
“功德侯这次为国征战做出了杰出贡献,也身负重伤,朕不会亏待你和宁儿,你有何要求尽管提出!”
汉景帝亲切的对马正阳说到。
“没什么要求,是我应该做的!”马正阳得回答干净利索,汉景帝非常满意。
“那你就多辛苦些,朕准备单独按照战狼的形式组建一支御林军,也由你训练,太子掌兵。”
汉景帝现在开始让太子掌兵也是在提前做准备。他现在明显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恐有不测太子登基后控制不住群臣。马正阳最终是个“天外来客”,在朝堂上没有势力勾结,与太子又关系亲近,是个“托孤”的最好选择。
汉景帝见马正阳痛快的答应心情愉快,不禁又多聊了一会,他顺便还想了解一下马正阳的治国理念,毕竟太子登基后对马正阳会倚重。
“马正阳啊,你好好谈谈我们汉朝,随便讲,不要有所顾忌。”
马正阳正了正心神。
“我们汉朝现在最大问题是匈奴入侵,游牧民族不事农业,又贪图我大汉繁华,狼性难改,年年到我汉地劫掠,匈奴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一定要将匈奴打垮,打散,打到我们视野中再也没有匈奴。”
马正阳恶狠狠的说。
马正阳的说法正合汉景帝和刘彻的心愿。
汉景帝问道:“数十年来两国交战各有胜负,基本上势均力敌,马正阳你可有妙计征服匈奴?”
“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彻底打败匈奴,除了将士用命武器精良外,战马,更多的战马是保证,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国力强盛时敢与我军作战,势弱时逃亡草原深处,我军必须有足够多的战马才能打掉他们的长处。”
汉景帝说:“朕也有心推广马政,但民间贫困者众,没有财力供养战马,朕不忍民间疾苦这才作罢。”
汉景帝的确是个仁君。
“陛下心存仁厚,让民间生养休息,必将美名千古流传!”
马正阳内心敬重,高帽顺手送去,汉景帝听得心花怒放。
“马正阳,那你说怎么才能有足够多的战马啊?”,汉景帝问到根本上了。
“根据我的调查,现在民间三十人才能供养起一个不事农业的人,国力强盛一方面要增加人口,一方面提高民间的供养能力,如果我大汉民间能够二十人供养一个不事农业的人,多出来的十人不仅能够供养战马,我大汉更会兵源充足,到时兵强马壮消灭匈奴指日可待!”
汉景帝和刘彻听到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说法,非常有道理。
“那如何才能让二十人才能供养一人呢?”,汉景帝继续问道。
“一是鼓励民间开荒,谁开垦归谁所有,三年免税,五年减半。”
“二是提高土地的产出,培育高产良种,大力推广水车浇灌农田,低等田变高等田。”
“三是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效率,鼓励种植高产和实用的经济作物,比如我从西域带来的棉花。”
马正阳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正式向汉景帝推广做了详细介绍。
“棉花果真如此大利?可有实物?”
“现在来不及了,棉花有个生长周期,三个月后必献给陛下,定让陛下亲眼目睹棉花之功效。”
汉景帝开怀大笑,汉朝以农为本,如果有了棉花解决了老百姓和前线战士的保暖问题,加上水车可抗拒干旱,民间就能粮草丰足,衣食无忧,则天下安宁,民富国强,匈奴自然不可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