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手当然是吴可与黄鼎凤暗中分配好的,为了这一天两广清军可是足足做了近十年准备!
待到安南战事逐渐稳定下来,两广总督衙门立刻开启对安南控制区的开发行动。无数物资与人员第一时间调派过来,镇南关至谅山铁路延伸而出,迅速向安南中部精华地带蔓延而去。
与此同时,大皮隶属于乡勇队后勤产业以及外围势力,有组织的纷纷向安南中北部地区转移,短短大半年时间便轻松转移了五十来万百姓定居于安南控制区。
等到移民安置事务步入正轨,时间也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朝廷又一次风传两广总督吴可即将调任之时,小日本突然对台湾动手并引发朝廷‘海防’与‘塞防’之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相结合,日本逐渐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直接将侵略矛头指向了琉球、朝,鲜和中国。
日本向外扩张,将主要目标指向了中国,其第一步便是想仿照西方列强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870年10月,日本派使臣柳原前光前来中国要求订约,中国最初的态度是可以通商而不必订约,既而在柳原前光的劝诱和恫吓之下,竟答应订约。1871年7月,日本派议约专使大藏卿伊达宗城和副使柳原前光来中国,清政府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双方在天津进行谈判。
1871年9月13日,中日签订《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条约没有列入“一体均沾”的最惠国条款,也没有给予日本内地通商、长江航行的特权,而且规定各项权利是相互的。
日本政府对条约不满意,1872年5月再度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改约,被李鸿章拒绝。日本当时正积极准备对台湾、琉球、朝,鲜进行侵略,急于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便决定批准条约。
1873年4月日本派外交大臣副岛种臣来华换约,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借此窥探清政府对台湾、琉球和朝,鲜的态度,寻找借口,以便实施侵略活动。
而日本对台湾进行侵略活动,借口便是所谓的琉球漂民事件。
1871年11月30日,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那霸港驶往中国。不幸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高山族牡丹社的八遥湾。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
登陆的琉球人和岸上的高山族人发生冲突,54名被高山族杀死,12名逃出,在凤山县受到清政府的保护。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那霸港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政府保护。
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当局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
琉球人被台湾高山族杀害的消息传到日本,朝野大哗。鹿儿岛县厅参事大山纲良上书内阁,要求政府出兵“讨伐”。这本是中国台湾人和属国琉球人之间的刑事案件,和日本毫不相干,用不着日本出头,日本却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台湾的武装侵略。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琉球,是中国的属国。1372年琉球开始向明朝朝贡。明亡后,1651年,琉球开始向清朝朝贡,每二年一贡,同清朝建立新的、稳定的宗藩关系。
而历史上琉球同日本是对等的关系,到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藩侯萨摩以武力入侵琉球,强迫琉球向萨摩“进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琉球王国的独自体制”。日本企图占有琉球的行动,从开始便受到琉球王国的抵,制。
1874年5月,就在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时,琉球国王照样向中国派出了进贡使节。
为发动侵略作准备,1873年3月,日本利用同中国互换条约之机,派副岛种臣到中国,试探清政府对台湾和琉球的态度。行前日本天皇训示副岛种臣,以清政府是否以台湾全岛为所属之地,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
4月30日,副岛种臣在天津与李鸿章会晤,互换中日条约。5月,日本使团前往北京。6月21日日本副使柳原前光到总理衙门,会晤总署大臣毛昶熙、董恂等。
柳原前光询问三件事:“一询澳门是否中国管辖,抑由大西洋主张;一朝,鲜诸凡政令,是否由该国自主,中国向不过问;一即台湾生番,戕害琉球人民之事,拟遣人赴生番处说话等语。”日本翻译官郑永宁进一步解释说:“若台湾生番地方,只以遣人告之,嗣后倘有日本人前往,好为相待,其意皆非为用兵等语。”
可是,柳原前光又以“日本即将讨伐台湾生番”为挟要求在觐见同治皇帝的礼节上获得特殊待遇。从以上言语可见日本人抱藏野心,朝,鲜、台湾都在日本觊觎之中,又可见日本人在出兵问题上之狡猾。
针对日本人的探问,清政府进行了有力的驳斥。毛昶熙、董恂答道:“番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未之闻。夫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
柳原前光争辩说琉球属于日本版图,并说“贵国已知恤琉人,而不惩台番者何?”毛、董两人答道:“杀人者皆属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日本之虾夷,美国之红番,皆不服王化,此亦万国之所时有。”
柳原前光又说:“生番害人,贵国舍而不治,是以我邦将查办岛人,为盟好故,特先告知。”总署大臣“置之化外,未便穷治”这句话应对失措,给日本人留下了把柄。
按照国际法,有几点是十分明确的:一、琉球不是日本领土,琉球人不是日本国民。日本以琉球人被害主张权利,于法无据。
二、台湾,包括番地,为中国领土,高山族人是中国国民。三、日本将琉球漂民事件作为借口侵略中国台湾是违反中日条约义务的。《修好条规》第一条明确规定:“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四、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违反国际法的,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可惜,中国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有人便主张出兵先攻取台湾和福州。琉球漂民事件发生后,日本借此谋划出兵侵略台湾。
1874年1月,日本政府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和右大臣岩仓具视鉴于国内外形势认为对台湾出兵实为必要,于是责成参议、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和参议、大藏卿大隈重信负责此事的调查研究。
2月6日,大臣参议会议同意二人拟订的《台湾番地征伐要略》。要略确定把台湾生番视为无主之地,以取得出兵依据,并先赴台湾侦察,然后从熟番之地登陆,而且明确不与中国讨论琉球归属问题的方针。后由陆军大辅西乡从道对攻台问题作具体研究。该要略刻意将台湾生番说成是无主之地,目的在于把侵略台湾说成并非侵略中国,因而并不违反中日《修好条规》。这完全是诡辩。
1874年4月,日本政府设立台湾番地事务局,任命大隈重信为事务局局长;任命西乡从道为台湾番地事务都督,陆军少将谷干城、海军少将赤松则良为参军;又任命外务省雇用的原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为台湾事务局准二等出仕,作为西乡从道的助手。4月9日,西乡从道率舰队赴长崎,准备出兵台湾。
英、俄、西班牙等国驻日公使风闻日本将出兵台湾的消息,纷纷向日本外务省质问。英国害怕中日冲突会影响英国对华贸易,更不愿日本独占台湾,因而反对犹烈。诸国也向背后支持日本的美国政府表示抗议。
美国对台湾也是素怀占领野心,1867年美国曾以失事船员被台湾高山族人所杀为借口,派舰入侵台湾,但遭到失败。此时,日本计划侵略台湾,美国则给予积极支持,妄图利用日本充当在中国扩大侵略的急先锋。
熟悉台湾情况的美国人李仙得为日本侵台献计献策,另有三名美国陆海军军官参加日本侵略军,美船“纽约号”受雇为日本运兵。在各国压力之下,美国不得不要求日本停止李仙得等人参加侵略军,并撤消“纽约号”的雇用,但外国的压力并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