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顾得上洗这个?”
刘二女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从自己入门那天起,这个嫂子在人前从来没有失态过。再难过(小产、失子)最多躲在房里小声的哭泣,这要不是自己第二天看见她红肿着两个眼还不知道呢。
如今这是怎么了?是担心大伯娘把自己当出气筒吗?以前或许自己也会如此想,不过小半天相处下来,觉得大伯娘并不像那样的人呀?
还是婆母?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时沉甸甸的,一时侥幸的想到张申氏的话,给自己假设一个安慰希望。
同时,暗暗感激嫂子记着自己。
她脑海里各种念头纷至沓来,看着很漫长其实只是一刹间。
宋氏心里藏着事,没注意她的小动作。她自顾自的说道:
“你都不急吗?”
她的声音提高了不少,显得十分的气急败坏。
刘二女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的很。
话一出口,宋氏立刻反应过来她失态了。她僵硬的扯出一个浅笑,放柔了语气解释:
“你看俺,这着急的。药伯早叮嘱俺平心静气,今儿俺是全忘了!”
最后一句话,她带着点自嘲的口味。
顿了顿,她继续道:
“你嫁进来迟,与大伯家没打过几次交道,自然不知道大伯的厉害。”
她左右看了看四周,吩咐张伯书看着点人,说了声:
“弟妹随我来”。
两个人在厨房角落里坐好,她方小声说道:
“不是俺不孝胆敢编排家中的长辈,也不是以下犯上敢胡说自己个男人的不是,实在是……”
她满是无奈的摇摇头。
“这一大家子,老辈儿兄弟五人。
三伯从那年惹祸跑了后就没半点消息了。大伯、公爹他们嘴上虽然不承认,但大家伙儿那个心里不明白?
这兵荒马乱的怕是人早不在了,只不过明白人顾忌着他们的感受不好说出来,要不然家里早就给他树坟立碑了。
四伯倒是个人物,十几岁的娃单枪匹马的就出去闯荡。不仅立住了脚,更在外面娶妻生子。
可惜命不好,英年早逝。
他那个独子小时候还在老家守孝过三年,可父孝一过便带着三伯娘不告而别,如今十几年了也不知道过得怎样。
其他人公爹你也看着呢,二伯面上看着像城里人了——能吃在城里,住在城里,家里还有两个店铺,可私下里谁不私传他是个上门户?
二伯娘那人又厉害,要不是有大伯在那儿撑着,她早让二伯跟老家断了关系,就这二伯这几年回家都很少,这跟断了关系也没两样了。
再说下一辈,大伯家知聪大哥襁褓中夭折了、知明在羡书(金宝)周岁时也紧随其后。
要不是还有羡书,不用大伯提,族中想过继的早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