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书籍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答:诈降的事,有。但是苦肉的事,那是真没有。《三国演义》的苦肉计,属于盗版,从哪里盗的版?盗的是周鲂诈降曹休一事。周鲂的诈降计,将在讲陆逊时详细讲到,这里就不啰唆了。

问:庞统是否进献过连环计?

答:这事儿也真没有。曹军船只之所以首尾相连挤在一起,不是因为上了环,而是有四点另外的原因:一是载运二十多万人马的船只太多;二是驾船技术太差;三是赤壁江面陡然变窄;四是遭遇到周瑜阻击而造成障碍难以快速通过。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本来车辆就多,驾车者都是二把刀,三车道又陡然变成两车道,前方再遭遇车祸,那还免得了连环追尾大塞车吗?肯定免不了嘛。

赤壁大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周瑜选择有利的决战地点,针对实际测试出来的敌人弱点,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采用有利的火攻战术,还挑选了正确的执行火攻人选,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他的用兵特色,总结起来是三个“知”字,即知天、知地、知人。周瑜完全做到了“三知”。反观曹操,是首次到赤壁,首次与孙吴水军作战,对此地的天文、地理以及敌方的水面战斗力,完全是“三不知”。因此,五十四岁的老江湖曹操,就惨败在三十四岁的周瑜手下。

赤壁大败,曹操败退回到北方,留下大将曹仁坚守要塞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周瑜乘胜向西推进,开始发动江陵大战。江陵大战的实质,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那么周瑜在他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中,还会有怎样的才能表演呢?

周瑜到达江陵,再次发挥“一慢两快”的用兵特色。他先在南岸安营扎寨,观察北岸江陵的敌情。水战是交过手了,但是对方陆地作战的本事如何,也必须先上手试探试探。在何处试探呢?此时骁将甘宁前来献计,进攻江陵上游约三百里的敌军要塞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如果测试得手,还可以对江陵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谁提出最佳建议,谁就是最佳人选,这也是赤壁之战使用黄盖的原因。周瑜立即委派甘宁前往。甘宁一到夷陵就拿下城池,迫使曹仁急派援军围攻甘宁。临机应变极快的周瑜,又采用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镇守大营,亲率一半主力,对夷陵的曹军实施反包围,大获全胜。此时的周瑜心中有了底,回转大营就集中精兵数万,对江陵发起强攻。他本人带头冲锋,被流矢射中右胸,依然坚持巡视军营,鼓舞部下,不仅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不下火线。经过一年多苦战,建安十四年(209)终于攻克江陵,从而将孙吴控制的长江大通道,从下游一直贯通到中游的三峡东端。

第二年,周瑜到下游见孙权,建议西进三峡攻取益州。孙权批准他回江陵做准备,不幸在回程中,病死在长江边上的巴丘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年仅三十六虚岁。十年前孙策被刺身亡,大乔变成寡妇。现今妹妹小乔,不幸又变成寡妇。不久,孙权的妹妹也要与夫君刘备分道扬镳。江东三位名媛,全都红颜薄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有周瑜后代的下场。史书记载,周瑜有两个儿子。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女儿为妻,这位驸马爷颇有乃父的风范,是个人才,可惜死得太早。周循一死,周家光大门楣的希望,就寄托在小儿子周胤身上。他刚刚成人,就娶了孙权家族的女子为媳妇儿,当将领,封侯爵,优厚待遇样样有。但是很可惜,他又很不成器:胡作非为,劣迹斑斑,甚至连孙权的告诫也当作耳边风,屡教不改。《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说,当时孙权很是生气,说他是“酗淫自恣,前后告谕,曾无悛改”。罪行累累,孙权也无法为他遮掩,忍痛给他一个流放边远之地的惩处,意图是“且欲苦之,使自知耳”,希望能够用艰苦环境来迫使他改过自新。可惜他还没有改掉毛病成为新人,就在流放之地病死了。父亲是扬名天下的全军主帅,母亲是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孙权大嫂的小妹,如此高贵的家庭出身,如此优裕的生活环境,却出了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令人唏嘘之余,也令人深思。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不止这一件。周瑜死后,他的遗体从巴丘运回当时孙吴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孙权亲自从吴县启程,前往上游的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迎接周瑜的灵柩,并且在吴县以异常隆重的礼仪,办理周瑜的丧事。那么千里迢迢,从巴丘主持护送周瑜遗体回来的是谁呢?此人就是周瑜生前的下属,大名鼎鼎的凤雏先生庞统。你会有疑问了,庞统和诸葛亮,不是刘备手下的军师吗?他怎么成了周瑜的下属了?其实,庞统为刘备效力,那是后来的事。周瑜攻占江陵之后,曾经兼任这里的南郡太守,而庞统当时就在郡政府里面担任官职,所以周瑜就成为庞统的顶头上司了。庞统为何会在这里当官呢?原来,那时候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府中的公务官员,照例是由行政长官自行任命,而且是从本地的人才中进行选拔。庞统是哪里的人?是南郡下属襄阳县的人,所以他在南郡的郡政府当官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职务正式名称叫做功曹史,简称功曹。功曹的职责,一是管总务,二是管人事,相当于现今总务主任兼人力资源部主管。郡太守的丧事,正是总务和人事的范围,所以庞统也就成了周瑜灵柩的护送人。周瑜和庞统,当然都是英才,绝对的英才。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英才往往早逝。就在周瑜去世四年之后,转而为刘备效力的庞统,也在益州进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的战斗中英勇捐躯。两人死亡的年龄,竟然完全相同,都是三十六虚岁;而且两人之死,都与弓箭相关。周瑜是因为右胸中箭,严重损害健康而死,庞统则是中箭之后当场身亡,这种巧合实在罕见之至。

周瑜的生命结束了,对他应当怎样评价呢?

其一,他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十五年间作战多次,从未失败,堪称三国罕见的“常胜将军”。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更是罕见的经典战例。

其二,他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的胜利,促成了三分鼎立历史格局的初步形成。将其辉煌战功、重大影响合而观之,可以推选他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的总冠军。

纵观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词,堪称是他的主旋律。但是,他虽然品格很完美,婚姻很完美,事业很完美,地位更是完美,却非常之可惜,出了一个很不完美的儿子。古语云:“天道忌盛满。”看来父母这一辈,在努力创造自身完美的同时,一定要尽早留意下一辈的完美问题,而且必须要特别上心;而下一辈是否能够继续走向完美,最关键的因素,还不在父母一辈为其提供的物质生活,是否在舒适和豪华上达到了极致,而在于为其提供的人格教育,是否在正直和善良上出现了缺失。现今在下一辈身上发生,并且令人惋惜不已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这正是:

完美家庭须谨慎,从来福祸两相随。

关于周瑜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密切关系……

一 军界新锐

本节讲的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着密切关系,在名将之中有资格获得最佳读书充电金奖。他就是继周瑜之后,孙吴的另一位优秀主帅吕蒙。吕蒙二十多年的漫长军事生涯,分为前后两部分,本节先讲他的前半部分。前半部分又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身份的改变和提升,从底层的娃娃兵,变成了新锐的将军;另一个是素质的改变和提升,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智勇的精英。他是怎样完成这两个“改变和提升”的呢?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氏(今安徽省阜南县)。家庭出身贫寒低贱,早年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少年时他就投靠已经出嫁的姐姐。姐夫名叫邓当,在孙策手下当一般将领。当兵吃粮,是穷人家孩子的常见出路。吕蒙决心要当兵,自力更生。十五六岁时就偷偷跟在队伍后面,冲锋杀敌。正在沙场血战的邓当,连忙阻止他,他却依然冲杀不止。幸好打了胜仗,不然他就可能少年捐躯了。

《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说,邓当回家就向吕蒙老妈告状。老妈要收拾他,吕蒙赶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焉得虎子?”贫贱生活难以忍受,万一碰巧立下战功,就可求得富贵。打仗确实是很危险,但是不探虎穴,怎么抓得到老虎崽子啊!他老妈听了伤心不已,同意儿子去跟姐夫上战场,奔自己的出路。

邓当的分队有个管事,看到吕蒙一本正经来操练,当面嘲笑吕蒙。他以为吕蒙弱小,挨欺负也得忍着。哪知道此时的吕蒙,愣头青一个。当场抽出佩刀,几刀将其砍死。出了人命,吕蒙开始害怕了,因为擅自杀人,按照军法要偿命。然而结果出人意料,他没受任何惩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军中一个叫袁雄的前辈,去向孙策求情。孙策一听小小少年脾气倒不小,便叫吕蒙来问话。一问话,便舍不得杀他了。只比他大三岁的孙策,正在策划打回老家江东开创基业,急需兵员,像吕蒙这样有志当兵,而且性情刚烈又适合当兵的家伙,哪里舍得杀他?不仅没有杀,还将吕蒙安插在身边当卫兵。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南渡长江,打回老家江东。十八岁的吕蒙随从前往。几年之后,他姐夫邓当去世,其职务由吕蒙接任,正式官衔叫做别部司马。于是,吕蒙实现了身份上的第一步提升,从士兵升到军官。

五年后即建安五年(200),孙策被刺身亡,孙权成为江东新主。新主上台,吕蒙的日子不好过了。为什么呢?新主上台三把火,宣布整编军队,提高战斗力,凡是兵力较少而使用不多的小分队,一律合并改组。吕蒙的分队不幸属于整编对象,于是前途变得很可怕,那就是面临下岗。不要以为当今才有下岗,古人照样要面临下岗。

下岗,吕蒙万难接受。他从军卖命,为的就是谋求富贵。而在孙吴军队当军官,更是谋求富贵的最佳捷径。为什么呢?玄机在于,孙吴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军队制度,后世学者称为“领兵制”。简要来说,领兵将领与他的部下之间,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不仅因为部下长期跟随他,部下的妻室儿女家属长期随军驻防,子弟成年后也继续在这支军队当兵;更为重要的是,军队除了作战之外,还能够从事经济活动来创收,收入由将领支配。因此,孙吴将领手下的军队,一半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另一半则很像是由将领个人承包的产业公司。

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承包的产业公司,虽然规模还不大,但也不能拱手让人。吕蒙坐下来,静心思考对策:新领导此番整编,目的是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决定战斗力的基本因素,是数量和质量。数量没办法马上增多,但是质量却还有应急办法可想,于是吕蒙想出一条对策来。这是什么对策呢?

这一日,孙权亲自来到检阅场,视察列入裁撤对象的部队。其他各支队伍,早已是军心涣散训练停滞,所以上得场来,精神萎靡动作稀松,看得孙权心头直冒火。但是,吕蒙的分队一出场,孙权顿时眼睛一亮:只见数百人马,清一色崭新的绛红色军装,黑色的行縢,也就是绑腿,军容先就焕然不同。雄赳赳气昂昂进场之后,随即整齐有序,演练各种阵势,进攻后退,变化多端,精神饱满,吼声震天,看得孙权眉开眼笑,好不喜欢。《三国志·吕蒙传》对此记载说:“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原来,吕蒙自掏腰包,又借了一大笔债,将部下的军装全部更换一新。他的部下本来就没有荒废训练,穿上新装更是士气高涨。视察一结束,孙权就宣布,吕蒙的分队依旧保留,而且还将其他被裁撤的军队,分出一部分合并到吕蒙的名下。这样一来,他不仅没有下岗,手下产业公司的规模还扩大了。

如果说,当初因为没有杀吕蒙,孙策算是他的再生父母;那么现今孙权没有裁撤吕蒙,就算是他的衣食父母了。受到双重的父母恩,所以吕蒙从此对孙吴政权忠心耿耿,舍命报答,也就很可理解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中,他都有上佳的表现,因而得以升任偏将军,兼任庐江郡太守,这就在身份上进入了孙吴中级将领的行列。

偏将军是什么官呢?当时的军官,大体分为中低级和高级两大类。中低级的,多以“某某都尉”“某某校尉”“某某中郎将”来命名,名目相当复杂。高级军官,则称“某将军”或“某某将军”,军阶高低的区分,是“将军”前面的修饰语。在三国前期,还沿袭东汉旧制,最高是“大将军”,最低是“偏将军”和“裨将军”。吕蒙的偏将军,正是高级军官中的最低等,所以只能算是中级将领。

以上所说,是吕蒙身份上的改变和提升。如果与此同时,他没有完成素质上的改变和提升,即使他再忠心耿耿,再拼命报答,也只能是孙吴众多普通将领中的一员,而不能异军突起,成为孙吴的又一名出色主帅。

他为何能完成素质的改变和提升呢?秘诀就一条,勤奋不懈地读书充电。是谁勉励和指导他完成这一点的呢?是比他还年轻四岁的孙权。

原来,孙权曾经在众多将领中,物色培养对象,选中了吕蒙和蒋钦,然后指示说:“你们现今掌权统兵,应当努力增长学问,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智慧。”这时的吕蒙,还没有完全脱离愣头青的原生态,根本不明白增长学问的重要,就随随便便回答道:“军务实在太忙了,没有空闲时间来读书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