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客厅和中心现场内,勘查人员敏锐地现了有着多枚清晰且成趟分布的足迹。
这些足迹如同是凶手在犯罪后留下的得意“签名”,又像是死者无声的控诉,在这寂静的屋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办案人员蹲在地上,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些足迹,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每一个脚印的长度、宽度以及深浅程度,他们的表情专注而严肃,仿佛在解读着一部神秘的密码。
根据这些脚印的大小、步幅以及鞋底花纹等特征,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他们谨慎地推测出凶手离开后还曾返回过这里,仿佛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或者是回来查看现场是否留下了致命的破绽。
再进一步根据脚印所反映出的人体力学信息,推测出凶手身高大概在一米7到1米75左右,体型中等,这样一个模糊的身影开始在办案人员的脑海中逐渐浮现。
虽然还看不清面容,但这已经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他们在这迷雾重重的案件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寻真相的决心。
办案人员的目光缓缓移向房门与窗户,只见门窗完好无损,那扇陈旧的门稳稳地立在那里,门锁以及窗户上的防盗网都没有丝毫撬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未曾遭受过暴力入侵的“平静”。
显然,凶手是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进入室内的,而非强行闯入。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方式呢?
要么是通过敲门,待小兰毫无防备地开门后进入;
要么是使用钥匙,轻而易举地开启了这扇通往罪恶的门;
要么是凭借着高的技术开锁手段,悄无声息地潜入;
又或许是一路尾随小兰,趁着她开门的瞬间跟了进去。
经过专业人员细致的检验,门锁并没有呈现出任何技术开锁的迹象,那精密的锁芯完好如初,没有一丝被撬动或者破坏的痕迹,这一现让技术开锁的可能性被排除在外。
而若说是尾随作案,办案人员的视线落在了小兰当天从市购买回来的西红柿上,那些西红柿被整齐地放在房间里,没有丝毫凌乱的迹象。
这显然不符合尾随作案时物品该散落门口的情况,因为如果是被人尾随,小兰在惊慌失措之下,手中的物品必然会掉落一地。
所以,尾随作案的可能性也基本被排除了。
如此一来,那就只剩下敲门或者用钥匙开门这两种可能了。
这一推断让办案人员的心中不禁一沉,因为这意味着凶手大概率与小兰熟识,两人之间或许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系,又或者凶手本身就拥有房间钥匙,能够自由地出入这个房间,这无疑为案件的侦破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难度。
这是一套原本宽敞的三室一厅房屋,然而为了出租盈利,被房东隔成了五个独立的单间,如同一个个狭小的格子,居住着不同职业的男女租客。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和忙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