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金銮殿内庄严肃穆,百官依次列班,等待皇帝的到来。然而今日的气氛却格外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针锋相对的气息。权臣李焕,位居左相,素以刚直强势着称,此刻站在群臣之前,目光深沉,脸上带着一丝不可掩饰的锋锐。他的目标显而易见——直指皇后晚晴。
这一切始于近日的改革议案。晚晴提出了一项旨在重新分配地方税赋的政策,希望通过削弱地方豪强的经济特权,提升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然而,这项改革不仅触及了一些地方权贵的核心利益,更让朝中依附于这些权贵的部分大臣心生不满。李焕便是其中之一。他既不愿放弃同地方豪强的利益纽带,又不满皇帝近年来对晚晴的信任,决定借此机会难。
随着晨钟敲响,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百官齐声山呼。皇帝环视殿中,似乎感知到了气氛的异样,但并未表露分毫,只是淡淡开口:“诸卿有何奏报?”
李焕上前一步,衣袍飘动之间带出几分凌厉之意。他微微拱手,语调虽恭敬,却隐约透出不容置疑的质问:“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近日所议的地方税赋改革,虽出自皇后娘娘之手,却并未经过中枢官员的充分讨论便直接施行。如此大政,岂能绕过朝议,仅凭后宫擅断?”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鸦雀无声。百官屏息,目光纷纷投向皇帝与晚晴,显然都在等待一场对峙的到来。
晚晴站在皇帝一侧,身着端庄的凤袍,神情平静。面对李焕的质问,她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微微抬眼,淡然看向皇帝。她深知,任何的回应都需要得到皇帝的默许。此刻,最重要的是展现出对皇权的尊重,而非让人觉得她试图越俎代庖。
皇帝的目光从李焕转向晚晴,略带审视,却并无责备之意。他轻轻点头,语气不疾不徐:“皇后,李相之言事关重大,不知你有何见解?”
得到皇帝的许可,晚晴微微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却不失从容。她的声音如清泉般平和,却带着无可忽视的力量:“李相之言,确实点出了改革的要害。地方税赋之议,非但关系到朝廷的财政命脉,更关系到百姓安居之本。然而,臣妾之举绝非擅断,而是基于长久以来对地方税务积弊的调查与研究。此次变革,旨在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力,并非一己私意。”
她停顿片刻,目光直视李焕:“至于为何未经过朝议,李相所谓‘未经充分讨论’,是否意指臣妾应先与李相您的同盟进行协商?若如此,朝议的意义何在?”
李焕面色微沉,却强自镇定。他冷笑一声,语气锋利:“娘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臣不过是认为,大政之事应以民生为本,若匆忙施行,可能引地方不满,甚至导致税赋流失。娘娘虽才智过人,但终究未曾历经地方政务,是否有些理想化了?”
此番话表面上是在质疑政策的可行性,实则是在暗指晚晴的身份与资历,试图削弱她在百官中的威信。殿内不少官员暗暗点头,显然对李焕的言辞表示认同。
晚晴依旧从容,仿佛早已料到他会如此回应。她微微一笑,言辞依旧温和,却带着无形的锋芒:“李相所言不无道理。然而,理想化与否,不是由身份决定,而是由事实验证。臣妾在此呈上一份由户部尚书亲自拟定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各地税赋分配的不均与流失情况,并提出了具体改良方案。”
她向一旁的侍从示意,早已准备好的文书被送到皇帝手中。皇帝翻阅几页,点头示意,由内侍传阅给众臣。李焕接过文书,匆匆一瞥,现其中列举的数据详实,几乎无可挑剔。他的脸色愈难看。
晚晴继续说道:“改革虽由臣妾倡议,但具体方案却是由朝中多位资深官员共同制定,绝非一己之力。若李相认为这些方案不够周全,不妨提出更完善的建议。臣妾愿虚心聆听。”
李焕一时语塞,无法再用“未经讨论”来质疑政策的合法性。然而,他并未放弃,转而说道:“娘娘,此次改革若无地方配合,即便方案再完善,也可能无果而终。不知娘娘可否已考虑如何应对地方豪强的阻挠?”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借地方势力来削弱中央权威。
晚晴却不慌不忙,平静回答:“地方豪强若果真阻挠,便说明改革切中了问题的根本。与其被利益束缚,不如借此机会,重塑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李相身为左相,既然忧心阻力,不妨协助朝廷,与地方官员沟通,共同推动改革。李相之才,岂能屈居一隅?”
这句话既是邀请,也是反击。她将责任巧妙地抛还给了李焕,并暗示,若他拒绝配合,便是在拖改革的后腿。
殿内沉默了片刻,随后有几位大臣站出,表态支持晚晴的改革方案。他们一方面是看到了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意识到,皇帝显然对晚晴持支持态度,继续反对无疑是自讨苦吃。
李焕被众臣孤立,面色青白交错,却不甘心彻底认输。他拱手说道:“娘娘深谋远虑,臣佩服。不过,朝中仍有不少细节需商讨,臣会尽力协助娘娘,将改革落到实处。”
晚晴微微颔,目光中却带着几分淡淡的警告:“多谢李相支持。改革之路确实艰难,唯有朝中齐心协力,方能共克时艰。”
喜欢凤栖长安请大家收藏:(yg)凤栖长安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