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崇祯上吊处 > 第150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2页)

第150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2页)

文武两边,就在御前辩论。总的原则,其实就是文官忧心,以为皇帝赶紧下旨勤王稳妥一点;但是武将这边,却是认为先守城再战,应该还是有机会。

崇祯皇帝听着他们在辩论,自己却也陷于思考了。

如果自己是多尔衮,下一步会怎么做?如果自己是李自成,下一步又会怎么做?

要做这样的假设,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对这个人要有所了解,否则那就是瞎猜!

幸运的是,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他们两人的事迹,崇祯皇帝在后世时都有认知,综合之后,大概就能知道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文武官员的辩论下,崇祯皇帝做着假设,慢慢地,对眼前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然后,他看到文武官员还在辩论,便开口打断了他们说道:“保定之前已经给了不少粮草补给,保定军民又经历过大的防守战,朕相信保定在短期内是不会有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看到范景文似乎想说话的样子,便又补充进一步说道:“不管是建虏还是李贼大军,如果想攻下保定,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朕料定他们两方人马都不可能在此时经受大量损兵折将的代价,也就不可能全力攻城。”

范景文一听这话,便想了起来,没再说话。

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通州乃囤积粮草之地,虽已有不少粮草运至京师,但也还有不少。刘九卿?”

刘九卿一听,当即出列抱拳奏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看着他说道:“卿领本部人马驻守通州!”

“末将遵旨!”刘九卿听了,当即大声领旨。

通州是京杭运河的终点,所有货物都在通州卸货,然后转运到京师的。因此,通州是货物的集散地,非常重要,掌握在朝廷手中,也能和京师成为犄角之势。因此,崇祯皇帝有此部署。

随后,崇祯皇帝便对殿内所有文武官员说道:“虽然建虏和李贼大军联合,看似实力更为强大,但是在朕眼里,却是天助朕,给朕赢了他们的机会。”

殿内文武官员听了,不由得都有点懵。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光是其中一路人马就难以打得过,如今两路人马联合,反而打得过了?

文官这边的人,甚至在想,不会是皇帝想宽慰他们,安抚人心吧?

而武将这边的人,虽然也是想不通,但是随皇帝征战下来,多少对皇帝已有信心,倒是比文官要更多一些对皇帝的信任了。

就听崇祯皇帝对周遇吉等人说道:“此段时间,多抽调军中精锐为夜不收,配备精良军械,打探建虏贼军动向,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周遇吉等人听了,立刻抱拳大声领旨。

随后,军议结束,文武官员各自回去干活。等他们一走,一直随侍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忍不住便问崇祯皇帝道:“万岁爷,奴婢愚钝,想不出有什么妙计破敌?为何敌人更强大了反而更有机会呢?”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道:“天时地利人和!”

王承恩:“……”

这话说了,不是等于没说么!但是,你又不能否认这回答有问题!

看到他这样,崇祯皇帝便稍微透露道:“建虏乃是辽东土著,不耐酷热,如今已是七八月的天气,正是关内炎热时候,他们必然不耐此气候,一个不好,便会水土不服,此为天时!”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道:“万岁爷圣明啊!奴婢这才想起来,好像建虏都喜欢等天冷的时候入关,原来就是因为这,这下奴婢懂了!”

崇祯皇帝其实还没展开说,比如说这么热的天气,身上的盔甲是真穿不住的。棉甲,铁甲,皮甲什么的往身上套,绝对一身汗,人都要虚脱,更不用说打仗得拼命!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认为大的攻防战不容易出现的原因。

他接着又对王承恩说道:“所谓地利,自然是我们有坚城可用,而建虏和李贼大军,必然有很多军卒都要住营帐,不管吃住行的条件都简陋,要想长期断京师粮草供应,他们的军卒必然要忍受更多!”

“万岁爷想得真是周到,奴婢就想不到这点!”

面对王承恩的马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至于人和,建虏和李贼大军能得人心么?这就不用朕说了吧?”

王承恩听了,连连点头,一脸受教的样子,道:“万岁爷说得太对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朝廷这边,朝廷定然是能打赢那些叛军!”

说完之后,他忽然回过神来。好像万岁爷说的这些,和两个贼军联合起来并没有什么关系吧?

他有心想再问问,不过又怕自己是挑刺,会让皇帝不高兴,最终便按下不问了。反正对他来说,最终是皇帝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其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  崇祯皇帝也没有和他解释能战胜这两股贼军的思路,只是继续先忙着提升手下军队的实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