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婉约派李清照
北宋。
听到月神说此次变法对国朝有利,已经迫于朝野上下压力而把王安石给罢官的宋神宗赵顼沉思许久,终于还是派人再去把王安石给请回来。
而同样看到天幕的王安石风尘仆仆的赶回京城,只是打理一下自己的衣冠,连休息都不曾休息,便急匆匆的进宫面见官家。
瞧见王安石这双眼布满红血丝和面上忧愁沉默的神情,宋神宗知道这必定是为月神所说的靖康之耻而担忧至极夜不能寐。
宋神宗作为天下臣民的官家,自然也是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若非太后高氏担忧自己儿子真的会如同神仙所言那般病逝,每日都要亲自来陪儿子用膳,怕是宋神宗都顾不上食寝。
“王爱卿,此次变法朕定大力相助,不论他人有何言论,朕都不会再为之妥协!”
宋神宗意志坚定的说道,随后再握住王安石的双手,恳切道。
“王爱卿你便是能与朕一同成就大业的人才,宋朝能否避免那靖康之耻,能否富强如盛唐,就全看王爱卿你了!”
王安石面对官家这一番推心置腹,自然不是不感动,只是有此前被罢官的经历,他也学会了一点点官场本事——那就是不能够全部信任官家所言,万事尚且须得留后路。
不过对于官家不治宫室,不事游幸,还废去守旧派元老就为让他主持变法的举动,王安石亦是万分感动。尤其是官家这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更是折服他,因而王安石还是愿意再赌一把的。
就算真的赌输了,那也只是他王安石输一次,可若是什么都不做,就眼睁睁看着朝廷积贫积弱,最后被那蛮夷之国打败,还王侯将相、万千臣民一同受辱,这是哪个爱国之人都无法接受和忍受的事情。
“只要官家不弃,臣亦是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万死不辞也!”
一时之间,君臣相宜,心中的激奋情谊皆是满满,只恨不得现在就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让月神,让天下人都看看!
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之位,这一次王安石已经做好要排除万难牺牲自我都要把大宋改革成强大之国。
只是王安石的满腔热血抱负,在遇到以往一直都指责和谩骂他的群臣之时,却是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那些曾经从变法的内容和效益上进行非难,兵在思想上和道德上大肆指责他,骂他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欲求功利,忘其旧学”等等的权贵和群臣,居然开始对他的一系列举措视而不见,甚至偶尔还会相助一把。
连曾经反对他的苏辙和司马光都会偶尔提醒变法之中有哪些不足,还有月神说过不好的青苗法和保马法,也建议王安石剔除掉。
还以为自己要继续喊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王安石:“……”
同样以为自己要光明正大支持王爱卿,并再次说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
的宋神宗赵顼:“……”
面对昔日同朝为官,大家都变了一副面孔的情况,王安石若有所思:看来大家都是不想死之辈。
北宋众臣子:废话!能活着他们为何要去死?!
而且但凡他们长命一点,这靖康之耻可就得让他们自己承受,就算他们运气好早死了,那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得承受,这种事情能早知道,谁会愿意去经历啊?
不就是现在牺牲一点点利益,然后保全更大利益嘛,他们可以的!
王安石:啧,大家变脸可真快!
而原本是今日神仙授课重点之一的苏轼,则是不知所措的挠挠头,悄悄的去问了弟弟苏辙的意见后,便欣然的和王安石一杯酒而泯恩仇。
虽然正确来说,他苏轼好像也跟王宰相没有多大的仇怨。
不过既然弟弟都这么建议他了,那他还是照做好了。
以后他可得多听弟弟的话,再也不能让弟弟因为他的事情而被牵连贬谪。
否则他还做什么兄长?还不如给弟弟苏辙做弟弟好了!
毕竟哪有一直为兄长收拾残局的弟弟啊。
【苏轼此人从小便表现出在文学上的极高天赋,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嘉祐一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时进士及第,一时之间成为一方美谈,故有‘一门三苏’‘一门三杰’之赞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皆是苏轼所写的千古佳句。(1)】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好,也可以说很好,因为他是在宋徽宗赵佶继位后因大赦北还,最后在途经常州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的同时,也避免了靖康之耻的悲惨遭遇。】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比如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一位宋朝词人,便是历经北宋和南宋两朝,同时也因为靖康之耻而命运多舛。她便是被誉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