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不认识了?我已经面目全非了是吧。”
“我是,呃,没见过你没刮胡子的样子,吓一跳。”
穆之南笑笑,像是累极了,挨着他坐下,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仿佛一看见这个人,千头万绪都放下了。
杨朔把人捞过来抱紧,他很想说今天救了一个孩子和妈妈,很不容易,但避免了他变成和自己一样的,缺失了世界上最重要一份爱的孩子;穆之南也很想告诉他,有个孩子在他怀里走了,但他说了爸爸爱你,爸爸不会再抛下你,爸爸想带你一起走……
最终他们俩什么话都没说,就这样用尽力气抱着,得享一份属于彼此的温情,纵使围绕着他们的全是苦难和凄楚,此刻也不再可怕。
又一波余震袭来,穆之南拍了拍他的背:“走吧,出去待会儿。”
杨朔没回应,穆之南摇了摇他,醒了。
“啊!怎么了?谁找我?”
穆之南笑道:“呵,别紧张,没人找你,余震了,咱们出去吧。”
这几天大大小小的余震一直没消停,频繁到他们已经习惯了,频繁到震的时候都醒不了,但总还有些担心,没人知道下一次会不会震级更高,会不会造成更严重的灾难,但他们还是什么都没说,也没动,就坐那儿静静地等,等这一两分钟过去,等大地重归平静。
第三十五章“滚出我的手术室!”
这是个平静的午后,余震已经大半天没有发生过了,但越是平静,人们心里越是忐忑,好像是在积蓄能量,等着一鸣惊人的架势。
杨朔正在妇幼保健院汇报医疗队昨天的诊疗情况,他平日里很烦这种总结归纳性质的东西,总觉得这些数据有系统就够了,电脑统计不得比人脑强太多,但这种时候,他们这些基层的汇报,不仅是简单的医疗数据,更是无数失踪者家属的希望。
他联系到做IT的学弟,那个帮他查IP地址的人,免费给他做了个小工具,把病人的身份信息、目前所在地、病情以及即将转运的医院等关键信息填在表格里,和指挥中心进行共享,其他地区也可以查阅和编辑,这样一来,病人家属就可以通过他们提供的信息找到自己的家人。然而系统上线没多久,访问量剧增,甚至到了需要扩容的程度。杨朔身为一个PICU的专家,在这个下午,结结实实的做了一回程序员,把能找到的资源都用上了,最后,他的系统,突破了医疗和寻人领域,将各地寻求物资的信息也加入进去,变成了一个灾情综合系统。
产科俞悦主任今天的心情很愉悦,走过来跟杨朔分享说:“上午两个顺产,一男一女,一个七斤一个六斤多,不大不小刚刚好,都很健康。”
“啊,那可真棒!”
“是啊,周围几个县都转到这儿,我还以为会应付不来,现在看来还好,高危产妇比较少。”
“那挺好,你这儿都是好消息,儿外那边就——”
还没说完,有电话打来:
“俞主任,麻烦去急诊一趟,有个37+5的产妇转过来,胎膜早破20个小时,体温38。7,心率121,胎心165,白细胞19。1,怀疑绒毛膜羊膜炎。”
“好的,准备手术室。”俞悦说着,和杨朔对视一眼,“一起?”
“嗯,走,我在旁边等着。”
孩子出生之后被送到杨朔手里,“Apgar7分”,杨朔问,“家属在外面么?”
“在的。孩子爸爸在。”
杨朔抱着孩子出了手术室。
“目前宝宝情况还好,但感染的风险很高,需要送到新生儿加护病房。”
“啊?为什么呀,看着挺好啊,哭这么大声。”
“母亲已经确定是绒毛膜羊膜炎,她破水超过了20个小时,孩子现在情况还好,但如果真的感染了,会在1-2天内发病,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如果情况严重还要进行腰穿,要有心理准备。”
孩子的父亲听到腰穿这么严重的事,顿时六神无主,喃喃地说:“好的,好,听医生的……”
第三天,随着黄疸加重,宝宝的反应越来越差,血液细菌培养结果很慢,杨朔不得已给孩子做了腰椎穿刺,确诊了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最凶险的情况出现了。
杨朔刚送孩子进了新生儿病房,就听到病房的移门咯吱作响,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晃动,他们在这儿一周多,对紧急避险已经很熟悉了,他把保温箱固定在墙角,自己也坐在地上等。这一次余震似乎比较强,时间也持续了很久,灯已经灭了,杨朔感觉自己好像是坐在一个咖啡杯里,被晃得眩晕,他抓着保温箱,一瞬间居然和那个虚弱的小孩产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联系,“宝宝,你也坚持一下啊,马上就好了,别哭啊,等会儿不震了就抱你,打了针咱们就好了,好了就送你回去找妈妈。”他絮絮叨叨,可能是语气很舒缓,孩子居然真的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