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44年,正值元朝正至四年,苏星云格外从容。他并不理会外界的风风雨雨,只是安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种田大业。
在顺江而下的船只的忙碌景象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物资被运送到如东分基地。如皋县的两万人口,在苏星云的精心组织下,正有条不紊地将他们的劳动力投入到各项生产活动中。这些新增的劳动力,不仅为苏星云的领地带来了活力,更在他的体系下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星云掌握的人口数量正在不断攀升,已经接近一百万这个重要的关卡。而与此同时,整个元朝的人口大约在六千万左右。当然,古代的统计数据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流动人口往往难以准确计算。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酌情考虑,将元朝的实际人口数量向上调整一千万。
在安徽地区,人口数量大约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而苏星云此时所占领的土地,仅仅是安徽地区的十分之一。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领地却吸纳了安徽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些人口,原本是被蒙元贵族驱赶得四处流浪的汉族自耕农。在过去,他们可能会选择一片抛荒的土地,艰难地维持生计。但现在,他们却像潮水般涌入苏星云的领地,仿佛这里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苏星云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庞大的人口,得益于他近年来大力修建的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不仅改善了领地内的农业生产条件,还使得粮食产量得到了显着提升。因此,尽管领地内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粮食供应却依然能够自给自足。
然而,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农业技术的日益成熟,现有的农业人口已经将领地内的耕地全部开垦完毕。这意味着,新来的劳动力已经无法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需要逐渐向工业人口转变。苏星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开始着手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为这些新来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苏星云的领导下,他的领地逐渐变得繁荣昌盛起来。不仅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呈现出蓬勃生机。这片曾经被蒙元贵族忽视的土地,如今却成为了汉族人民向往的家园。
随着苏星云不懈努力地推动识字率,使用简体字的人群在江淮大地上迅速崛起,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增长速度之快,单从人数上看,已经迅速逼近甚至有望超越当时整个中国的士族群体。苏星云在领地内推行的扫盲教育成果显着,仅需三个月就能让学习者掌握400个汉字,这样的速度简直令人惊叹。这种高效且大规模的识字教育方式,宛如工业化生产初级工人的模式,只有在汉字文化圈内才能得以实现。
在中国,认识600个汉字的人通常不会被视为文盲,他们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然而,在英国,如果一个人只认识600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几乎可以肯定会被认定为文盲。这是因为拉丁语系的常用单词数量庞大,最少都有上万个。相比之下,汉字的简洁性和高效性在这一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进一步来说,在英语国家,一个人即便通过了6级英语考试,掌握了6000个单词,他的英语水平可能仍然不如美国乡村大妈。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反映了英语单词数量的庞大和学习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星云在江淮大地推行的简体字识字教育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如皋县的建设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很快便取得了显着的成果。随着晒盐场的正式投产,第一批质优价廉的盐被顺利运送回了小黄洲。这不仅为苏星云的领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苏星云的领地内,有一群热衷于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捣鼓着各种化学反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尝试合成硫磺和盐酸的过程中,意外地得到了碳酸钠这种副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仓库中积累的纯碱数量越来越多,当苏星云第一次看到那一堆堆洁白的纯碱时,他顿时感到有些凌乱。
苏星云本人是从高考战场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对于化学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自然也是有所涉猎的。他曾经听说过侯德榜这位伟大的化学家为中国化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侯德榜不仅成功攻克了西方国家长期垄断的制碱法,还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更为高效的联合制碱法。然而,由于当时苏星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备考上,他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没有深入研究和记忆。
尽管如此,苏星青还是清楚地记得,无论是侯德榜攻克的那种制碱法,还是他后来发明的联合制碱法,都需要使用氨气作为原料。然而,在苏星云的领地内,目前连一个合格的高压钢瓶都难以制造出来,更别提储存和使用氨气了。在这种情况下,苏星云不禁对自己过去的思想产生了一些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教条了。
直到他深入了解化学组的研究过程,了解到他们竟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制碱工艺,苏星云才恍然大悟。他意识到,科学研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这次意外的发现,让苏星云对化学组的成员们刮目相看。
接下来,让我们说一下化学组王自强所研究出的盐酸硫磺生产法。起初,王自强的目标仅仅是生产硫磺和盐酸,然而,碳酸钠这一副产物的意外出现,却为整个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整个生产过程首先从食盐和浓硫酸的加热反应开始。在这个过程中,盐酸蒸汽和硫酸钠得以生成,这意味着三酸两碱中的盐酸已经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了。然而,随之而来的副产物硫酸钠却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生产的进行,硫酸钠的堆积越来越多,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还给后续的生产带来了不便。事实上,硫酸钠也是硫酸和硝酸盐制硝酸过程中的副产物,这一问题在多个化学反应中都普遍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自强巧妙地将硫酸钠、碳酸钙和木炭混合在一起,放入炉子中进行烧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是一种包含一氧化碳、碳酸钠、硫化钙以及未完全燃烧的木炭的黑色混合物。在这个混合物中,纯碱的含量高达45。
王自强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因为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硫化钙。硫化钙具有一个独特的性质,那就是它不溶于水,但一旦遇到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利用这一特性,王自强将高炉中富含二氧化碳的尾气引入含有硫化钙沉淀物的水中,从而成功地产生了硫化氢气体。
接着,王自强将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通入另一个装有水的反应皿中,并同时向其中打入空气。在水中的空气中,氧气会氧化硫化氢,最终使得纯净的硫磺沉淀下来。就这样,王自强欢天喜地地获得了硫磺和氯化氢这两种实验室中极为紧缺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王自强还让他的学徒对第二步反应中产生的黑色混合物的溶解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加热饱和后再冷却的方法,大量的纯碱得以析出并被成功生产出来。这一意外收获不仅解决了硫酸钠堆积的问题,还为领地带来了新的经济收益。
随着纯碱的工业化生产取得成功,苏星云领地内的三酸两碱化工产业链得以彻底形成。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现代工业基础的稳固,更意味着苏星云在技术主线科技的攀升上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除了合成氨这一重要环节外,其他关键技术均已掌握在手,这为今后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扫清了重重障碍。
纯碱的出现给领地带来的最直观且迅速的改变,便是肥皂这一日常用品的价格大幅下降,成为了普通百姓也能轻松消费得起的廉价商品。在过去,肥皂可是特供积硝等特殊行业的奢侈品,普通人家很难接触到。那时候,人们通常使用猴木灰来制作肥皂,但这种方法效率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如今,有了纯碱这一关键原料,肥皂的生产变得简单且高效。这使得肥皂继廉价纺织物之后,成为了出口领地之外的第二类大宗民用品。市场上肥皂的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也随之降低,普通百姓终于能够享受到这一便利。
“亲,捡肥皂哦!”——这句调侃之语,如今在苏星云的领地里变成了现实。肥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更为领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整整两个月的航行,三艘沙船终于抵达了宝岛台湾。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船员们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靠近台湾岛的时候,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合适的停泊点,最终在基隆深水港成功设下了前哨。
随后,探险队开始了对台湾岛的细致探索。他们首先环顾了岛屿的全貌,见到了海岸线的曲折和山脉的巍峨。接着,三艘船沿着岛屿的边缘航行,一边观察地形,一边记录下各种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如壮丽的瀑布、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此外,他们还遇到了一些原住民部落,这些部落的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环绕台湾岛航行了一圈之后,探险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苏星云提供了关于台湾岛的宝贵信息。他们带回的报告详细描述了岛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以及原住民的生活状况,为苏星云日后在台湾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如皋县的船埠中,一艘造型奇特的帆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之中。这艘船并非属于这个时代,它就是传说中的飞剪船。尽管苏星云对航海一窍不通,但他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对创新的渴望,决心将这艘船带回到现实中来。
苏星云自幼生活在陆地上,对海洋的了解仅限于它是海鲜的原产地。然而,在这个时代,网文成为了他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正是得益于这些网文的教导,苏星云才对飞剪船这个词有了些许印象。他深知这种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航海领域的革命性意义。
于是,苏星云找到了那群手艺精湛的船匠,希望他们能够试着造出这样一艘新船。他并没有过多干涉船匠们的工作,只是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首先,他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了飞剪船头的模样,强调了船头的流线型设计。接着,他要求船匠们尽量降低船的重心,减少船头的建筑,以提高船只的稳定性。最后,他还建议将船体设计得更加细长,以减小水的阻力。
交代完这些要求后,苏星云便做起了甩手掌柜,将具体的造船工作交给了船匠们。面对苏星云提出的这些新颖的设计理念,船匠们起初感到有些困惑,但他们很快便投入到紧张的实验和制作之中。
船匠们首先按照苏星云的要求试制了几个模型,并在水流中进行了反复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们发现这种设计确实能够大大提高船只的航行速度。接着,他们又对船体的抗浪性进行了测试,以确保船只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稳定航行。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和不断调整,船匠们终于确定了最终的设计图纸。这艘飞剪船不仅继承了历史上飞剪船的优点,还融入了现代造船技术的新元素,成为了一艘集速度、稳定性和美观于一体的杰作。
于是,在如皋县那巨大的造船坑中,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铺设龙骨,整个造船过程紧张而有序。得益于充足的钢铁工具以及两台蒸汽机提供的强劲动力,木板的加工速度大大提升,造船进度异常迅速。
到了1344年初夏,这艘崭新的船只终于迎来了它的首次航行。水手们在经过一段时间与船只的磨合后,满怀激情地驾驶着它在广阔的大海上试航。这艘船的设计独特,船身长宽比达到了惊人的六比一,排水量更是高达500吨。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船上的所有多余建筑都被削减殆尽,使得整艘船在航行时宛如贴着水面飞行一般。其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十九公里每小时,在当时的航海界堪称翘楚,足以轻松甩掉任何海盗船的追击。
苏星云对这艘船寄予了厚望,他将其命名为“海燕一式帆船”,并决定开始大规模建造。首艘海燕一式帆船以十天三个班次的频率开始向台湾分基地运送人口,有效地缓解了黄州主基地供应两个分基地建设的压力。此时,整个领地的生产力已经完全投入到各处的发展之中。
尽管原本的陆军规模维持在7000人左右并未扩大,但苏星云深知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击发枪的样品虽然已经制作出来,但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暂时还无法全面装备部队。为了优先保障领地的建设和发展,苏星云决定暂缓军事硬件的建设投入,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军队的训练上。因此,军队中军官的比例开始逐渐增大,以提升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和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元朝在得知苏星云开始运人出海后,也逐渐放松了对他的戒备心理。双方之间的关系趋于缓和,进入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和平时期。这为苏星云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发展空间,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领地内的各项建设和改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