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由于从来都没有上过朝,也不知道他现在在朝廷上的口碑怎么样,所以做起事来有些肆无忌惮。
但是皇帝和两位丞相却知道,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书弹劾孟海。而且孟海日后做得越来越大,无异于要侵犯不少人的利益,说不定在这中间也会损害两位丞相,甚至皇帝的利益。
();() 对于皇帝来说,这倒没什么。
毕竟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赵琦缘如果想随时都可以将海宣司纳入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两位丞相和朝廷当中其他的官员,如果在其中暗派杀手刺杀孟海或者干出其他的事情来
在皇帝看来,这不仅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极有可能很快就会发生。
赵琦缘曾经在和自己的儿子赵宣闲聊的时候,赵宣也说过孟海想要干什么事。
孟海是想要把朝廷官员包括京城当中那些大富商的钱全部赚到口袋里,然后一路走一路,再将口袋里的钱分发给穷苦的百姓。
孟海现在所在的海宣司无异于就是个中转站,通过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将大量的银钱汇聚在自己手中,再通过以工代赈或者其他的方式,将这些钱分发给百姓。
现在京城里的物价都有些上涨的趋势了。
在许多店铺,原先一文钱能买三个包子,现在一文钱只能买两个包子了。
但是原先有许多人只舍得花一文钱买三个包子吃个半饱,现在京城有许多百姓花两文钱买四个包子,吃饱也不觉得花得可惜。
尤其是那些海宣司招揽来的工匠或者其他的百姓,一个个腰包逐渐地也鼓鼓了起来。
百姓的钱包鼓了,就说明有人的钱包瘪了。
那些家财万贯的富商,或者从祖上积攒下来钱财的官员,现在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是一旦当他们察觉到自己怀里的钱财或者自己的利益被人给动了,到时候引来的可不仅仅只是个别一些人的报复。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他已经能够看到几年或者几十年以后会产生的腥风血雨。
海宣司虽然利国利民,但是在绝大多数上位者不想让其存在的情况之下,即使再多的利国利民的我方,也将会毁于一旦。
孟海还在作业本上提到过,他还搞了个农业基地,这件事皇帝也是知道的。
孟海看来能够进入到官场当中的官员,个人能力都是在六十分以上的,他们的个人技能或许能够达到七十分八十分,寻常百姓,大多数都停留在三四十分左右。
但是也不得不否认,民间一些奇人异士的分值甚至能够高达九十分甚至九十九分。
只不过这些高分的百姓,要么因为年龄或者地域,再或者其他的限制,无法进入官场,但是他们的手艺却是官场当中那些自以为能力出众的官员无法超越的。
但是就因为各种限制无法入朝为官。
孟海于是就开始收集生活在大秦国内的俗世奇人,将民间的力量汇成一股绳,从而让这些一个个高达九十分以上的奇人们做出一番大业来。
朝廷做朝廷的事,他做民间的事。
看上去两者之间貌似并没有太大的交织,但是皇帝却知道民间和官场永远都是混为一谈的。
只要孟海敢这么做,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时间长了可就会侵犯不少人的利益。
正如杜鹏所说,功名利禄。
而在功名利禄当中,大多数官场中人,最注重的还是那个利。
孟海还是太年轻或者眼界并没有那么开阔,没有皇帝想得那么远。
皇帝能想到这些,而且皇帝在想到这些的时候,心中也已经做出了一番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天历皇帝赵琦缘虽然已经不是年轻皇帝了,但他仍然想要做出一番伟业来,至少现在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需要一把刀,或者一个能为他时不时调皮捣蛋,就能够化解一些危机的人,比如说孟海。
所以皇帝在看见不远之后的危机时,希音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并且逐渐地做出一些选择与准备。
诸位爱卿在科考结束之后,应该再没怎么写过测论题了吧?
赵琦缘忽然冒出来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几人有些愣神,不明白皇帝说这话有何用意。
坐在前方的两位丞相则是意识到了什么,一个昏昏欲睡,一个满脸笑容地看着手中的茶碗,都没有说话。
赵琦缘继续说道:那诸位爱卿依据这次的测论题,或者依据刚刚你们所看到的那三道题的作答内容,也写一篇策论如何?在科考结束之后,挂在公告栏上昭告天下。正好周国的使臣也快进入京城了,也让他们看看我大秦的文化底蕴。
皇帝都这么说了,在场的大臣自然不能服了皇帝的面子,于是一个个称是。
一夜无话。
孟海第二天仍然是被刑部郎中马高义与礼部郎中贺显给叫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