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七妈赌气没去,可是小七妈娘家的规矩大,年三十不许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所以小七妈带着乐乐,又不会做饭,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带着个两岁的孩子在十五平米的小屋里凄凄惨惨的过了年。
然后小七出生时奶奶掉头就走的事件,让小七妈心里埋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一跟老爹吵架就拿出来说的,小七其实一直很困惑,奶奶为什么非让爷爷提前走呢?和小七妈一块走又能有多难?婆媳关系就算不好,也不至于这样吧?当然这个问题,小七一直没有答案,也许就是没有答案。
只是出来这么多年了,老爹要请自己年迈的爹妈过来看看自己的生活,还有出色的孙女儿们,也是挺好的事。让小七妈根本无从反驳。所以小七妈虽然埋怨公婆,可是这种事她还真不敢拦。
但人家不领情,说什么水泥地让他们脚疼,住不惯等等,反正坚持不肯去。弄得好像小七妈会虐待他们一样。
现在却写这样一封信来,真是让小七爹一点办法也没有。骂谁?老太太是他亲妈,骂小七和小七妈,小七妈也不是吃素的。只能自己憋着。
小七怕老爷子太怄气,忙笑着说,“本来就是,您八九岁就从家里出来到外面念书,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等二十了,还跑到这山高远长的地方当兵,奶奶心疼三叔也是应该的,谁让您老不在身边。”
小七妈呲笑道,“什么八、九岁,没合作社之前,你爸在你姑奶奶家放牛,也不在家里。”
老爹轻叹了一声,他明白小七的意思,在老太爷、老太太的眼中,自己几乎从小就不在身边,感情自然差点的。就算自己成功了,是他们心里荣耀,可是荣耀他们可以共享,但让他们到这陌生的地方,跟陌生的儿子,不合拍的媳妇住一块,还是不可能的,也就算了。
有时小七想想,只怕在爷爷奶奶心里,也许除了小七爹是他们家的人,小七妈妈、小七,还有乐乐都是外人的,所以老爹一闭眼,钱姓一家人都变脸了,就当不认识他们。
到了小七爷爷奶奶家院子里,奶奶请小和大人进去坐,小和大人忙随手拉了一把椅子就坐在了院里,说在外面挺好。小七笑,一进门就是两张爷爷奶奶的黑白放大照片挂在门柱上,上辈子小七没少被这两张照片吓着,现在已经见惯不怪了。
小七奶奶不满的进去倒水,嘴巴里还在嘀咕着,小和大人听不懂,小七可是听得懂的。不过装听不懂罢了。
小七把父母送上的礼物送上,并让小和大人给自己和爷爷奶奶,三叔在院里合影。还跟周围的邻居打着招乎,小七可是带着任务来的,总不能让老爹说她没好好的对爷爷奶奶吧!
照完了像,小七推说还要去看邻村的二姑妈,也没吃三婶准备的饭菜,拉着小和大人拿着东西去了二姑妈家里。
小和大人回头看看小七奶奶家的两层半小楼,耸耸肩,“花园挺好!”
“过几年就没了,二叔、三叔合伙把能盖房的地方全盖了。”小七头也不回。小心看着表,心里计算着时间,正好看到武汉的‘麻木’(电动三轮车),赶紧叫了,小和大人虽然不喜欢这个,但还是老实的坐进去了。
“看来你三叔过得有点辛苦。”小和大人状似无意。
“人生这事不见得是坏事!对他们来说现在也许不如意,但再过几年,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城中村,城市化进程过来时,这里首先就会跟其它富裕的农村一样,实行股份制,像三叔这样的年富力强的能分到不少股份,连小堂妹也有。加上爷爷奶奶的,百八十万身家不在话下。比我爸妈拿死工资强多了。
而三叔在村里就能分到宅基地,后来房子都盖到六层楼,一年十多万的租金,反正后来我堂妹开口宝马,闭口巴厘岛的。即使是嫁了,其它她的费用也是三叔来负担的。”小七冷冷的说道。
小和大人回头又看了一眼,他可以想像,一年十多万,只是出租房子的收入,倒还是很舒服的。再看小七一眼。
“他们俩家盖?”小和大人眉头一挑。
“是啊,老爹死后,他们并不认为我们是钱家的人。连堂弟结婚,小堂妹出嫁,爷爷奶奶去世,他们都没通知。如果不是族里人说我们代表父亲,爷爷奶奶的事,不能不通知,于是我们才知道的。”小七再次冷笑起来。
“小心眼儿!谁说自己日子过得不错的?”小和大人亲昵的拍了她一下,他很能想像小七爹去世之后这些人的嘴脸,因为他也是经历过的,只不过过了这么多年,小和大人明白,为这些无谓的人,真用不着动气,不理就完了。
“大人,我是过得不错。我自己赚钱买房买车,没靠过任何人。我不像这些人,你明白吗?”小七瞪着小和大人,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可是提起来还是气得要死,爷爷奶奶去世,该花的钱他们姐妹一分不少的给了,转头人家退了,根本就不提爷爷奶奶在村里的股份,还有老宅如何分配的事,就好像不让他们花钱,就能把关系清理得干干净净。
“就是啊,他们不当你们是亲人,对陌生人,你还有什么好气的?由他们自生自灭就是了。”小和大人拍了小七一下,觉得她真是,过了这么多年,还气成这样。
正文第六十四章亲戚(3)
小七看着小和大人,他们从小就在一块,她了解小和大人跟了解自己一样,她知道小和大人眼中,这些人就跟蟑螂一样,反正又不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看戏好了,等真的不识趣了,再上拖鞋就是了。
小七其实也不认同小和大人,他是外人,他理解不了这种痛的。但也觉得这些话跟小和大人说不着,只能沉默了。
小七把给二叔家的礼物留在奶奶那儿,二叔家在市区,因为老爹当年参军,家里就有了一个农转非的名额,奶奶就给了二叔,二叔进了军工厂做钳工,爷爷奶奶三儿三女,结果到了第三代,只有二叔家生的是儿子,倍受爷爷奶奶的宠爱。
当然爷爷奶奶宠爱什么的也转换不成物质,他们手上的活钱也都是老爹给的,不过这辈子,老爹不可能给他们太多钱,因为那会部队工资是死的,家里俩个孩子吃饭读书,都要花钱,小七爹过得还紧巴巴的呢,哪有余钱给他们,只是按月寄生活费,表明自己有尽了心罢了。
小七小时候是每次都跟着老妈去,等大点了,会写字了,每次都自告奋勇的要求自己去寄钱,所以这些年,她手上的汇款单一张都不少。当然这事连小和大人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二叔是聪明还是笨,就一个儿子,读书也还将就,可是生生的被他养废了。如果说小堂妹只是因为有点娇惯,但她真的很聪明,性子也很温和,而堂弟却是养傻了。
在堂弟初中毕业时,就已经不流行读中专了,以老爹当年的意思,要真成绩好,就读高中,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