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回到宋末当军阀 > 第145章(第1页)

第145章(第1页)

通过三舍法使太学逐渐取代科举取士,将此法推广到了地方官办的学府。

最让人称道的是,在第二年又恢复了武学,律学,甚至还有医学科。

殊为可惜的是,当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相继离世后,党争日趋激烈,朝廷的诏令朝令夕改,反复多变。

熙宁兴学还没来得及普及天下就被迫中止了。

第三次就是赵佶继位后的崇宁兴学。

主持这次兴学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蔡京,头两年因为地位不稳固,蔡京鼓动赵佶打着继承先皇神宗变法的旗号,在京城扩建太学。

恢复了王安石的三舍法,在太学专门设立上舍,内舍,外舍生。

外地学子贡士后进入太学学习,都为外舍生,只有考试合格才能补录内舍,而上舍生的名额只有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外舍三千人。

在京城太学初具规模后,蔡京的权势也已经稳固,遂将兴学之法推及全国。

在各地的学校书院施行三舍法,并加以严格的考试,县学学生可以考入州学,州学学生再考入太学成为贡士,也是很明晰的升级模式。

因为推动这次兴学的是权臣蔡京,所以在规模和地理分布上,远远超过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几乎达到了真正遍及全国的程度。

陈文昭给李茂的来信,主要说的就是蔡京主持的大宋教育改革举措。

陈文昭得到的内部消息是朝廷即将罢科举,士子全部由学校考试进入太学。

每年的太学上舍生参加礼部考试合格,第二年赐予三十五人进士及第。

陈文昭不是看不出科举改革的好处,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得到范仲淹,王安石的实验。

但是陈文昭对老师蔡京很没有信心,担心这次兴学依旧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毕竟元祐党争才过去没几年,蔡京能一直得势吗?一旦去了相位,后来者还能保留这样的革新?

所以陈文昭在信中叮嘱李茂刻苦攻读,最好在来年的春闱下场。

趁废黜科举的诏令还没有颁布,先行取得举人资格。

那样一来即便废黜科举考试,以李茂举人的身份,前往京城太学读书,起步就是内舍生。

稍微使使劲就能列入上舍,有很大机会获得进士及第的出身。

原本还想让李茂打磨几年的陈文昭,眼看着朝廷要废科举,兴学校,也顾不得其他。

希望自己的学生先占一个好位置,别被反复多次的兴学断送了似锦前程。

李茂把书信放在桌案上,脑袋有点乱。

废科举兴学校他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这样一改,可比后世的高考,公考还要困难。

做个简单的算术题就能明白,以前科举取士,三年一考,获得进士或者同进士的人大概有二三百人。

但是兴学之后,每年只取三十五人给予进士及第的出身,这一来减少了将近半数的进士名额。

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夸张,怪不得老师陈文昭为此让陈泽特意送信来,让他抓紧时间专心学业,争取在明年春天折桂中举。

一旦中举,或许能赶上最后一波秋闱,运气好的话,捞一个同进士出身不成问题。

李茂想着这些事的时候,邹润和陈泽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

邹润吃了两回酒,不免头重脚轻有七八分醉意,收拾了狼藉的杯盘自去床榻上酣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