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田间耕作的几个妇女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裤,头上还系着粉的绿的头巾。
“种田的人哪里知道什么流行色,深色系、浅色系的,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而且,宁儿,你没发现她们的衣服、头巾与这片黑土地特别相配吗?要是她们穿什么黑的灰的现代服装在田里种地,那就很滑稽了。”
在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点缀着粉、红、绿、紫、蓝、黄等活动着的色彩,一眼望过去,使人心里充满了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莫名的感动。
两人就这样靠在一起,欣赏着这里独有的田园风光,听着小毛驴嗒嗒的蹄声,还有辘辘的车轮声,希望这条路永远也不要到尽头。
“到了!”车老板一声吆喝,将两人从沉醉中惊醒。
林峥付了钱,拿了行包,带着欧阳宁儿向眼前的村落走去。
还没到村口,就听见一阵悠扬的二胡声。
“完了,是我爷爷在拉二胡,看来我奶奶又离家出走了。”
“什么?”
“这两个老不死的,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来这一套,真让人受不了,这两人只要有点磨擦,我奶奶就拎个小包,去她妹子家,她一走,我爷爷就坐在村口拉二胡,直到把她拉回来为止。今天大概又哪意见不对了。”
“哈哈哈!!”欧阳宁儿大笑不止。真是一对老活宝。
林峥进了村,果然看见林老爷子坐在村口大树下,摇头晃脑地拉着悲情二胡。
“爷爷!”
“峥儿!”老爷子拉着好久不见的孙子,激动万分。
“峥儿,你总算来了,你奶奶她实在太不象话了,我不过说了几句李老太太年轻时戏唱得好,她就拍桌子摔碗,抬脚走了。峥儿,你给评评理,你说她讲不讲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能乱搞吗?”
林峥几欲晕去,他还没进家门呢,两人就在欧阳宁儿面前演出了一场闹剧。这……
这两个老家伙,林峥恨得牙根痒。
一旁的欧阳宁儿早憋得脸红,这么可爱的老头老太真是天下少见。
“爷爷,回去吧,别在这丢人了。”林峥拉着老爷子回家转,“你越拉得起劲,越说明你理亏,奶奶会以为您心虚才拉个不停。走吧,回去。”
“谁说的,每次我都把她拉回来了。”
“那不是你拉回来的,该回来时奶奶就回来了。”
一路说,一路走。
这草灰堆两横一竖三条街,几十户人家。林家就位于村东边第二家。到了家门口,林峥拉开木栅门招呼欧阳宁儿进去。
木栅门,篱笆墙,狗窝兔笼鸡鸭舍,后面还有个大菜园,园中立着几棵果树,被这些围在中间的是三间窗明几净的砖瓦房。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中间的如果是茅舍,就会很协调美观,但偏偏不是,于是这豪华的大砖瓦房就象一个宫装贵妇站在一群布衣粗服的农妇中间,看去不觉得美,反而觉得说不出的怪异和不合群。
再放眼望过去,会发现这是村里唯一的砖瓦房,它突兀地立在一群小草房边,不象鹤立鸡群,倒象一块粗布衣上的精美补丁。
唉,林峥叹了一口气,好好的田园景致,让这两老家伙的心血来潮给破坏了。
其实,会对这砖瓦房叹气不仅有林峥,还有草灰堆的村民们,唉,那个背运的林大折腾居然盖了砖瓦房,老天不长眼啊。
林大折腾,是林老爷子的外号,这外号被村人们用不屑的语气说出来充满了贬意。盖因老爷子年轻时就爱折腾,天生的不安份让他成了农民中的异类(败类?)
在村人看来,是农民就该本分种地,但他总想另辟蹊径,搞点什么不一样的。林老爷子少年时喜吹拉弹唱,稍长一点时忽发奇想,要走街串乡长见识,于是挑上货郎担买杂碎,收获不少,其中最大的收获是钓上了林老太太。婚后因货郎担被林老太砸个粉碎,他安分种了几年地。不几年又开始折腾,偷偷养兔子,种蔬菜拿出去买,结果被当成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了又批,文革后,政策好转,他又忽发奇想要种蘑菇,买来蘑菇菌,铺上木屑便种了好几架,村民们都来看新奇,不幸的是后来因浇水过多全部烂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