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中华崛起1904笔趣阁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

当年,二战爆发之后,因为温璞的强力干涉,中华已经有了比历史上强大太多的力量,因此,即使和扶桑开战,也没有像曾经那样损失那么多,加之温璞颇具先见之明地不断培养人才,去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在温璞全力资助之下,中华居然首先完成了核弹,然后果断地在某个岛国上来了一颗。

于是世界震撼了,于是中华得胜了,于是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国,强国。

不过事情还没这么简单,因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一开始就有的种种问题,加之民国统治阶层家族式的结构,诸多事情接连发生,代表无产阶级的GCD在二战中崛起并且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二战后,内战爆发,因为群众基础广大,GCD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温璞没有干涉。其实她越是经历这些世界,越是觉得,她没有资格。

没有资格去干涉人民的选择,没有资格替人民决定他们要走怎样的路,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为国民谋福祉。所以,这一次她选择推波助澜,而非用粗暴的手段强制将自己的思想贯彻在整个国家上下。如此,最终获得胜利的还是GCD,民国政府却到了岛上,她也只能感叹时也命也了。

不过和曾经不同的是,因为温璞四处传播自己领先时代的思想,所以这两股势力之间没闹到当初一个说什么收复宝岛,一个说反攻陆上。反倒都是闷头发展,期望赢得人民的看重。

国际局势的日渐稳定使得以战争统一两岸的可能越来越小,而温璞怎么可能任由这样的分裂继续?就是港澳地区,她也趁着战争年代撺掇着国内势力去收复了,至于琉球地区,草原地区和兰芳共和国之类,更是紧紧掌握在中华手中。

由于温璞的强力干涉,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非常强,所以整个民间充斥了和平谈判的呼声。局势刚刚形成时期,两岸还是出现了一段时间互相不接触的情况的,但是很快就因为民意而慢慢展开交往,先是传递家书,然后是特产贩卖,经济上两岸慢联成一个整体,各种文学著作之类也开始互相交流,接着通航,政治访问。这中间温璞做了很多事情,将曾经应该有的那层厚厚隔膜一点点融化。

同样是在她的牵头之下,借着这个爱国商人,经济大亨的名头,让两岸开始商谈统一的事宜,这么几年扯皮下来,终于是到了今天。

由于双方官员怎么都有点互相不对头的意思,为了表现国家的和谐,最后,这一次宣布统一的新闻发布会,主持工作居然落到了温璞身上。虽然这不该是她的职责范围,但是如此见证历史的时刻,温璞怎么会错过呢?

所以她来了,在这里,走上天坛,拿着稿子,念出了会震动世界的消息。

“……两岸统一,国名为中华国。”两岸曾经就国名到底用共和国还是民国扯皮了很久,说着按照国际惯例国名应该体现政体,最后被温璞一句:“国际惯例是中华制定的吗?非要按国际惯例?”给改变了主意,干脆直接用了中华两个字,什么都不加。

“实行多党制。”这是一句废话,这两党都在,加上温璞给保存下来的诸多民主党派,不实行多党制才奇怪了。

“《反国家分裂法》出台,任何企图分裂我国的势力,都将成为我国的敌人……”这是温璞主动提醒的,想起日后的疆独□,她怎么会放任?

“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如此一句话作为结语,温璞根本就没打算回答记者的问题,把该说的说完,就直接离开。

而记者们,立刻往门外冲,抢着准备发稿,这样的大事,一定要写出看点!

玉夫人居然担任了这一次发布会的发言人,这是件大事,不过她毕竟是顶级财阀中最喜欢关注国家政策的人,又是明显的爱国者,牵头两岸商谈很久了,最后由她来说出这个消息,颇有些理所应当的感觉。

关键是统一之后国外的反应呢?不同的执政方针呢?还有,马上就会进行的第一次大选,现在占据大势的两个党派谁会先夺得执政党机会?说起来,前几年玉夫人写的那篇数落意识形态的文章应该可以用上。意识形态算什么?只要能让国家强大,共存也不是问题!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民间外交家,爱国商人,学者。这是这一世之后,人们给这位中华国历史上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女人的评价。

她死去的时候,十几万人自发从全国各地而来,为她扶灵。

此世的身躯,被葬在鼓浪屿——遥望宝岛,联系陆地,架起两岸之间的桥梁,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

再一次,无憾而归。

作者有话要说:刺儿猜,大家在历史课本上看见陈天华的时候,一定是笑了的,长发披肩,倒是有几分中性的感觉,而课本上干巴巴的一句革命者,冷冰冰的一句说他写过《猛回头》《警世钟》,谁会在意呢?然而……他或许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的一个典型——为了警醒国人,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人!

陈天华,家境贫寒,勤学不辍,曾经有位官员想将女儿嫁给他,他婉言谢绝,说:“国不安,吾不娶”而直至他蹈海报国之时,终身未娶。

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引发拒俄运动,祖国正处主权沦丧境况,当时陈天华以自己的血写血书寄到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亦为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还饬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还“日作书报以警世”。

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的斗争,当时留学生争论不断,虽然都说要反抗这则条约,然而就因为反对方式的不同,竟然弄出了内乱,干事撂挑子不干,让日本人讥笑说中国人都是这个德行……十一日,陈天华在羞愤中,写下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十二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三十岁。次年闰四月初一,其灵柩经黄兴、禹之谟倡议筹办运回长沙,各界不顾官方阻挠,决定公葬于岳麓山。初七(5月29日)举行葬仪,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凄凄哀歌,湘江为之悲鸣,麓山为之低垂。送葬队伍由朱张渡、小西门两处渡河,“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

以下是陈天华《警世钟》开头,由于当时局势,他署名为“神州痛哭人”。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万丈风潮大逼人,腥羶满地血如糜;

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