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不得他连皇后都不放在家里,原来羽翼早就丰满,根本不需要拉拢任何人。”成王眉眼阴郁,忍不住冷笑,“本王早该想到的,宣王府失势,荣王府失势,成王府又怎么跑得了呢?呵,太子厉害,真是厉害啊。”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所有肖想过那个位置的人都会成为得势那个人的眼中钉,太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成王妃神色不安:“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成王沉默良久,轻轻闭了闭眼:“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如今仅凭他一人之力,已然奈何不了太子,做多错多,多做多错,平白授人以把柄罢了。
吏部尚书全家被打入大牢,武帝下旨秋后问斩,任何人敢替他们求情,便视为同罪。
满朝文武心悸,吏部尚书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敢于求情就是与皇权和律法作对,谁也不会蠢到在这个时候以身犯险。
甚至连奔走之人都没有。
司沧和云子姝在太子府睡了大半日,临近傍晚才起身洗漱更衣,武帝派来的内侍极有耐心地候在凉亭喝茶,不敢打扰两位主子补觉。
直到司沧和云子姝醒来,石嬷嬷才过来禀报:“皇上派内侍传话,说是太子妃殿下立了大功,从尚书府抄出来的金银充入国库,用作军饷,那些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什么的,皇上让您去挑选几样留着赏玩。”
云子姝挑眉:“我对那些都不感兴趣。”
石嬷嬷诧异:“这是皇上赏赐,还是应该挑一些的。”
云子姝不由啧了一声,再过两月司沧登基,整个国库都是他的,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他们将拥有完全的处置权,想要赏玩什么就赏玩什么,有什么可稀奇的?
然而此时的云子姝还不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
人的想法有时似乎就是一刹那,突然间心血来潮就做下了决定——比如武帝原本是计划九月退位,然后搬去清静一点的宫殿居住,好好调养身体,安享晚年。
可谁也没有料到,在吏部尚书被抄家之后的次日,皇帝突然下旨由太子和太子妃共同监国摄政,这个决定瞬间引起轩然大波,满朝文武纷纷抗议。
毕竟自古以来从没有后宫干政的先例,就连数百年前那位东幽仅有的摄政女王也在成为皇后之后,慢慢交出了摄政大权,甘于沉寂,甚至悄无声息地葬送在后宫里。
太子妃是太子殿下正妻,太子登基之后,她将成为正宫皇后,不管怎么说都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利。
可武帝心意已决,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了一句:“你们觉得太子妃没有摄政的能力?”
当然不是。
“太子遇刺中毒,是太子妃顶着压力应付外面各种不怀好意的试探和刁难,同时还要照顾太子;是太子妃当机立断,进宫上奏吏部尚书一干罪名,并带着御林军去抄家!”武帝神情冷漠而威严,一字一句都透着慑人的压力,“朕想问问你们在场的诸位,吏部尚书贪赃枉法买卖官爵一事,你们是不知道还是装聋作哑?你们当中有谁,敢跟太子妃一样天不怕地不怕?”
满朝文武刷刷跪下:“臣等该死!”
“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却处处不如一个女子,还敢在这里叫嚣着‘后宫不得干政’?谁给你们的勇气,不觉得脸红吗?”武帝沉怒,“朝中几位御史以前是没看见吏部不干净,所以一直不曾弹劾,还是早就知道却不敢弹劾?今日终于等到有人抄了王尚书的家,你们才凑热闹似的开始一窝蜂开始弹劾,讨伐,朕是不是应该夸你们一句聪明刚直?”
大臣们依然惶恐高喊:“臣等该死!”
武帝坐在龙椅上,耳畔响起卦妃说的那一句句:“太子妃拥有大将之才,以后会是太子最合适的妻子和同袍,他们征战天下,治理国家,他们可以共进退,只有在患难生死中磨炼出来的感觉才会更加坚如磐石,这也是成全太子的方法。”
“皇上还记得历史上那位东姝女王?她的隐退和早逝,直接促成了文帝的早逝以及后来数年内乱,太子和太子妃不能重蹈覆辙。”
确实不能重蹈覆辙,武帝坐在龙椅上想着,东姝女王那一世,文帝还有几个兄弟,天子驾崩之后,因皇子年幼,东幽又一次面对幼帝登基的局面,朝中野心勃勃之人甚多,各方都在争夺自己的利益,局面一度混乱不堪,幸亏小皇帝有名师教导辅佐,隐忍十年,才缓过劲来,慢慢掌握了朝政大权。
而今太子是唯一的江山继承人,如果太子出了什么事,这江山才真的是后继无人,将会陷入灭顶之灾。
大臣们抗议归抗议,可皇帝陛下要做的事情,至今还没有人真能反对,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