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向导满眼不舍,依依作别。
一激动,众人把身上能掏出来,他们又能用上的东西都当做礼物送了出去。
冲锋衣、睡袋、帐篷、对讲机、绳索、安全扣、登山杖,有些东西已经用坏不好意思送人,能扒出来的都拿出来。
书记还送了小向导一对价值不菲的耳机。
当然,小向导并不知道这对耳机的价值,只是因为书记看他一路上对耳机爱不释手。
这时候,名牌冲锋衣也骗向导说网上买的很便宜送了出去。
一路走来,向导看到了这个非商业队伍的相依为命、友好互助。
那些商业队伍不可能邀请两个向导一起吃饭,一起欢笑,更多时候,他们会被嫌弃身上脏兮兮的衣服和直接擦拭冷冽寒风中留下鼻涕的黑手。
从第一天晚餐,看着两个向导做好晚饭,悄悄退开,坐在隔大家好几米远的地方默默煮面条的时候,队友们都很不舒服。
为什么人们会有那么强烈的阶级观念,七人小组不是商业团队,不以盈利为目的,aa制出行,自己的生命已经完全依赖在向导身上。
如果不是向导第一天就舍命来回奔波相救,这个队伍能走出几个人都不知道。
那一天,看着救援完成后整齐划一的队伍,看着自己眼前,向导做好的大肉和饭菜,再看着老向导鬓前的白发和那个已经变形的锅里煮的硬生生的面条,又怎能不动容。
老向导的白发,还挂着折返救人的黑夜中,留下的不知是露珠还是冰花。
那顿晚餐后,七人小组没有其他时候的意见不一,集体邀请两个向导一起吃饭,为了向导能更加自在,让他们把储备的黄瓜统统交出来作为公共物资。
从此以后,每一顿晚餐,都会多了一道美味的拍黄瓜。
吃饭的场景变得和谐,其他的距离也在慢慢缩小。
在暴雪、冰雹的夜晚,江风扎营时硬把备用的睡袋丢进了向导的帐篷,说是帐篷,其实就是无法防御风寒和雨水的单层帐篷,听说也是以前的队伍赠与。
队友们看到的是向导并不会为了讨价还价耽误任何一次既定行程外的救援。
爱好登山的人都知道,山上的每一个多余的行动,都是明码标价,因为,每个行动,也许都需要用生命去换取。
这一次的行程,到现在为止,算是圆满,虽然后面还有出山的问题,毕竟不是在无人区,适应了多日的高海拔,也不至于下降了还有什么不适。
每个人都在偷着乐,终于,七人,完好无缺。
男主人邀村里几户人骑摩托车载大家出村。
出这个村有点费力,直线上升1000米,到已经会有普通游人的梅子垭口,听说垭口也是日照金山的绝佳观景台。
男主人说昨晚垭口下了大雪,今天应该很美。
摩托有限,一车一司机还要另外载两人,阳光坐进了香儿和司机之间。
直线上升1000米,路途很险,从山底到山顶一直在走“z”字,道路也不宽,摩托车飞驰。
“日照金山。”司机大哥淡淡地说了句。
一转头,贡山主峰身披金甲,傲然挺立。
眼泪“哗”一下涌出,世间的事,刻意为之不一定有结果,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