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吃东西自然就有排泄,如今太后水路通畅,旱路却始终自己排不出来。就算有宫女帮着抠出来,也不是长久之计。那些太医们来了,说了好些道理,药也喝过了,却始终不见效。那些太过润肠的药物却又不敢让太后多吃,如今也就是紧急情况下给太后用一用,救一救急。何晓摸了太后的脉搏,又问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心中就稍微有底。
对着身边人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人过来请了她出去,放下了帘子。
见到焦急等在那里的小皇帝,何晓对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倒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见他焦虑,不由得轻声出言安抚:“陛下不必心焦,太后之病,并非无药可医。”皇帝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何晓连忙说了自己了解的太后的病情,最后总结:“太后平日里饮食太过燥结,加上这些日子天气返热,热气过盛,胃气太弱,最后造成这种状况。只需针灸一番,适当用药就好。”
小皇帝连忙摇头:“母后不肯针灸,要是肯针灸,就没有必要请你过来了。”何晓被他说得一愣,片刻之后才明白了问题结症所在。
她不由得开始犯难。如今针灸是最快的,如果不准用针灸,看太后那个架势也是不肯喝药的,那……
作者有话要说:两天的都合到一个章节里面了,免得总有人看两章只给一章打分(扭头
☆、瘟疫
太后的病最终是用一种相对匪夷所思的方法治好的。饿着,将边上摆上香气勾人的食物,这样饿了两天,太后不想吃东西的感觉终于消失了。
然后,先喂些润肠的水果流食,又过几个时辰,太后宫中有隐约的骚动。皇帝忍住了激动的心情拍了身边的内侍去问,得到消息,太后已经自行排便了一次。现在,肚子开始咕噜噜地叫了。
皇帝大喜。太后宫中的宫女早早地就备好了何晓叮嘱过的食物在那里,如今太后饿了,当即就送了过去,太后胃口大开地吃了好些,觉得浑身都舒坦了。
何晓知道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太后的病其实好治,麻烦是,太后的不合作,以及……太医院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地让太后饿肚子。一来二去,就当真陷入了僵局。何晓取巧治好了太后,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
小皇帝极为高兴,当即就问何晓要什么封赏。何晓犹豫片刻,说出了自己这些日子一直盘算着的想法——她想进太医院,跟着那些太医们学习一些时日。皇帝稍稍惊讶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下了旨意,让她进了太医院,做了个正式的医女。
消息传到童家,童安沉默好一阵,对自己的媳妇道:“我早就该看出来的,何姑娘的心思,不在这里。”他媳妇比她略小,这些年也是知道何晓这人的,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
何晓进了太医院,日子就仿佛越发快了起来。就算初期有一些刁难与不满,时间一长,也都慢慢地消失了。何晓终于融入众位太医当中,将众位太医脑海中的本事几年下来,掏出来不少。
这几年朝堂当中纵然小皇帝有心,但是这个朝廷却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最终以一种脱缰野马的姿态,奔向了崩塌。乱世,将起。
在太医院的最后一年,何晓几乎是用尽了自己极大的心力去学习。将太医院存着的医书都翻完之后,她甚至跑到翰林院去借书。这期间她与京中众位大人们的女眷关系也都处得不错,翰林院的众人在枕头风的作用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她放了进去。
何晓在其中发现了许多很奇妙的东西。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只有到了乱世,那些武林人士才能够出人头地。因为那个时侯,朝廷吏治崩坏,再也没有人能约束他们。在那之前,草莽人士是绝对斗不过官府的。
官府中人,学的本事,就被草莽要高明太多。何晓看着翰林院中那些被随手归类在杂学里的武功秘籍,咋舌一阵。她想,也许自己设定的那本让人觉得不凡的医书,到了这里估计也是漫不经心地被标上一个医类的标签,然后丢到杂学里面去了。
文人不在乎这些,在乎这些的武林人士,进不了这个地方。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循环。
将自己能记住的记住了之后,何晓就提前踏上了准备防治瘟疫的道路。童家人虽然分隔了这么多年,但是依旧愿意听她的话,这一点让何晓极为感激。
草药为主的杨家也肯在这个听起来颇为荒唐的计划当中掺一脚,让何晓越发心中激动起来。
当最后小皇帝也愿意去相信她的时候,何晓就更加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那一刻,她甚至有错觉,这场瘟疫,一定不会酿造成大的灾祸。
但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算草药和熟练的医师都是早早准备好了,瘟疫依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了,一时之间,天下十五州,有半数都陷入了瘫痪。
童家和杨家早早地接到了皇帝的旨意,拿出了自己储存的药材,在全国各地进行瘟疫的防治。何晓留在疫情最重的京城,整日里身后跟着兵马司的士兵们,敲响各家各户的门。这种情况下,就连何祥终于与他的同伴们出山的消息,都没能入了何晓的耳朵。
“大人,这个已经不行了。”一个士兵带着简易的口罩大声地喊着,声音已经沙哑难辨。他的脚下躺满了面色苍白的病人,不少人发出痛苦的□。
何晓过去看了看那士兵脚下的人,一声叹息地签下字,拍到那死人胸前。立刻就有人过来抬走那个人,往外运走了。下一刻,有人过来将地面清扫干净,洒上石灰,就算味道熏人,不久之后,就有另一个人带着铺盖被送了过来,躺在那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