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三郎这么一说,苏义委屈的差点掉泪,“书被大嫂收着了,说以后大虎上学的时候用,而且也不让我进正房找他们玩了……”
苏兰安慰的揉了揉苏义的头,她看着宋三郎道:“三弟,我真是没想到还有这些事,本来还想跟娘亲说,让你一道教大虎小花认几个字的,你学问不差,又是自家侄子,肯定比学堂的先生教得好……”
“嫂子你也莫去跟娘亲、大嫂说了。她们是最怕我过了病气的。”宋宪低着头,叫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声音也平淡,没有起伏,“虽然大嫂没事吵吵闹闹,但娘亲年纪大了,耳朵也不中用了。嫂子你也不用告诉二哥、大哥,说了没得让他们难做。”
宋宪忽地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苏兰,“娘亲和大嫂……嫂子你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二哥哪里,你也莫去说,我自有主张。嫂子的顾忌是对的,可是已经分了家,在院子里嫂子也不必太顾忌,这人就是人善被人欺。嫂子是个聪明人,我也不多说了。”
又道:“嫂子那天说明天要送我去考试,不管你知不知道这究竟要多少银两、成与不成也是另一回事,但嫂子的心意我是领了的,更有这几天嫂子和二哥早早顶着寒霜出门,回来也忙个不停,这些我都看到了的……君投之以桃,我当报之以李。”
宋三郎一番直白的话,说得苏兰差点跳起来。她觉得这宋三郎太聪明、也太危险。
这家伙躺在床上竟然都看透了一切。而且还在向她传递信息。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评论,其实我忧伤了。入V的这几章,最多的一章评论也没满20。
亲们,乃们是潜水之王。我几篇文,评收比都很悲催,这篇也不例外吗?还有昨天我看到评论不满五个字,要被倒扣分,这又是肿么回事~~~~
33
33、宋二郎的真正想法。。。
这些日子苏兰和宋二郎白天有一半没在家。宋李氏便寻了宋大郎不在的空子,在门外敲敲打打,闹得人不安生。
但宋三郎依旧稳坐如钟。而他又说宋杨氏,人老了,耳朵不中听——这种话,也就骗骗小孩子。
一切都只是宋杨氏故意装听不到而已。
宋宪又直白的说宋杨氏、宋李氏最怕他过了病气过去——这种话,放到母子上面来说,已经是忤逆不孝、责怪母亲的大罪了——而宋三郎这么聪明的人,肯定不是所谓的把心中所想,一不小心说漏了出来。
他这是故意的提醒苏兰——别掏心掏肺对宋杨氏。
而宋三郎是何时看透宋杨氏,又为什么要出言提醒苏兰?——后面一句‘嫂子是个聪明人’道尽了一切。
作为一个背有灾难恶名的外来户,上下左右皆无依靠。但她不但在村里迅速的站稳了脚跟,还让宋李氏吃了几个‘闷亏’。
虽然嘴里从来没听过宋杨氏、宋李氏一句坏话,甚至还说了不少好话,但是从来没有做过掏了自己的家底,跑去孝敬宋杨氏的事——比如说宋李氏一直想得到的煮火锅法子。
……而这一切的信息,宋三郎是从何得知的?
这几天宋李氏经常在门外骂骂咧咧的说话——除了宋三郎从宋李氏的只言片语中透露的信息,细细推敲出来——这一可能,苏兰再也想不到其他。
苏兰也有怀疑过宋三郎看透了宋杨氏,并不是她口中所说的对宋二郎、宋三郎那么好……但现在她是可以确定了。
宋家三郎不是个死读书的死书呆。这么想着,苏兰又无比庆幸,她的丈夫不是宋三郎,不然她起码要少活三十年。
和聪明、又心知肚明的人说话,就是轻松。
苏兰拍了拍小脑袋一左一右摇着,额头上还冒着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问号的苏义的头,“你吃自己的饭吧。”
苏义重新埋头刨饭。听不懂算了,还是吃饭重要。
苏兰轻松之余,也并没有得意忘形,她对宋三郎道:
“三弟说的我明白了一些。三弟叫我不要和二郎说,我其实是真的没什么说的。在我看来,娘亲也没什么错。大哥和小妹是她亲生的,这些年娘亲也没亏待二郎和你,再有娘亲还救过我们一家的命……”
“你可知道当时娘是反对留下你们的……”
苏兰脸上一愣,但心中却没有。她早已经猜宋杨氏不可能留下她家四口吃白食的。
宋二郎因为宋杨氏、宋李氏、宋小妹咄咄逼人的寻问火锅的秘制方法,对宋杨氏起了他并没有那么疼他们的心,可是就这一点,也不能打破他和杨氏二十一年的母子之情——这里又要说宋二郎、宋三郎的生母张氏。
谁叫张氏去的早呢。宋二郎一岁,宋三郎才生下来,若不是张氏有个哥哥张有财,还有村里都知道张氏的存在,说他们兄弟是宋杨氏亲生的,那也是瞒得过的……
扯远了,话又说回来,就算这样,苏兰调个方向站在宋二郎的位置上,她也不会告诉宋二郎,当时宋杨氏是不打算留她一家的。
苏兰恨宋杨氏吗?怨宋杨氏吗?或者说宋二郎、宋三郎恨杨氏、怨杨氏吗?
不管怎么说,宋杨氏养大宋二郎、宋三郎是事实……
苏兰道:“我父母已经去了。又嫁你二哥,他对我有大恩,又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真要教真起来,我是配不上他的。所以我经常感谢上苍,给我一个平安和乐的家。今生今世生是二郎的人,死是二郎的鬼。”
苏兰停顿了一下,又道:“娘亲是养育二郎的人,我必同他一起奉养孝顺于她。”
苏兰之所以这么说,睹的便是宋三郎并没有记恨杨氏,因为他对杨氏的‘看透’,并没有告诉宋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