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红楼之千古第一圣贤 > 第七十章 兴办学堂 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

第七十章 兴办学堂 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

蓦然明白了建元帝说这些话的原因,谢绛庆幸自己没掺和进天家父子之间的矛盾中。外边那些因太子而利益受损的人还在想办法离间天家父子的感情,可圣上这边,竟然先一步对太子妥协,甚至给太子的行动查漏补缺。

连自诩了解这位圣上的谢绛,都不明白建元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性子怎么改了这么多以前那位废太子可都没这样的待遇。

谢绛甚至怀疑,京中那传的纷纷扰扰的流言中,说圣上最怀念的人是继后,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若是假的,如今圣上对待太子的态度未免太好了,可若是真的,圣上甚至没给太子的舅家封承恩公,这未免让人万分疑惑。

想道太子的舅家,继后的娘家人,谢绛顿时止住了想法,暗自警告自己不要探寻其中的内情,当年继后娘家败落的诡异,谁知道里边有多少隐秘的事呢没如今七王成了太子,也没为舅家张目不是吗

等谢绛离开后,明宣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明宣为难祖父了”

建元帝的出自己孙儿的愧疚,洒然一笑,道“祖父并不为难,是祖父与你父王为难你了,你夹在祖父和你父王之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已经难为你了。”

建元帝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原先他并没重视明宣的话,但是听完以后,只觉得十分妙,不能说明宣提出的想法有多精妙,但这恰恰证明了明宣敏锐的眼光,知道矛盾在哪里,就着手解决。

如今太子初初上位,想要弄出一副新气象,那些尸位素餐的老臣们自然容不下,可偏偏那些人又是他的老臣,又有人在从中作梗,太子又不肯让步,明宣也无意中卷入其中。

建元帝其实的清楚,如今这些尸位素餐的老臣们,难道真的一点能力都没有吗当然不可能,不然他也不会提拔这些人,其中可能有几个真的没什么的本事的,但这样的人是真的不多。

太子想要涤清朝堂,想要任用新人,就是建元帝也认同。因为建元帝当初也是这么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老臣们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他们倚老卖老,不愿眼睁睁瞧着被太子夺走权力。

太子又是不服软的,自然被这些老臣们针对,太子眼里也更认为这些老人尸位素餐,可那些朝廷上的老臣们真不是吃素的,太子想要提拔的新人,虽然有做事的朝气在,但手段未必能敌得过这些有心设计的老臣们。

太子也对此心知肚明,也就更不愿意服软了。而建元帝自个,心里除了有些对太子的忌惮,被那些老臣们利用以外,也不得不说,他这个所谓一言九鼎的皇帝,其实也控制不了人心。

就是建元帝自己,也没有把握让那些老臣们退位让贤,俗话说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见太子这么激烈的手段,那些老臣都联合起来,就是他也招架不了。

这点自己和太子能出来不算什么,而明宣能出来并善用这一点,真的出乎建元帝意料了。

明宣的提议其实是给那些老臣们一些甜头,补足太子太过刚硬的手段,刚柔并济才是正道。其实就是明宣不提,建元帝心里早有了主意,是想着给太子指几个老臣勋贵里的侧妃,好缓和关系,只是明宣的想法好像更好。

但凡是有眼光的人,都该清楚,家族是靠子孙成器才能长久的,只有那些短视之人,才觉得靠女人姻亲的本事上位是好事。建元帝也觉得明宣这兴办一个学堂的办法更为缓和些。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建元帝清楚若是这些老臣们后继无人,只靠着女人上位,不上进的话,太子可不会留手的,但若是能有更多栋梁之才,眼下太子也不会不满,就是到时下手清算,也不会下狠手。

建元帝私心觉得明宣和太子更亲近些,不然这提议怎么这么切合太子的性情呢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东宫

太子徒显谦听戴柯说明宣的提议时,不免也有些微妙,一方面为明宣的敏锐心思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觉得明宣不过在父皇那里待了没多久,如今就更偏向父皇了,不然的话,那些老臣们他又不是收拾不了,何必给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好处呢

见徒显谦心思这么别扭,一边的太子妃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当谁不知道呢,明宣怎么忽然想起要办一个学堂了还不是有人故意提醒

徒显谦瞧见太子妃不理自己,忍不住讪讪的笑了,做归做,可说还是要说的嘛

宫外,当谢绛把宫中圣上有意为太子世子择选伴读的消息传出去后,京中众人都为这个消息沸腾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伴读,可不是先废太子那般的玩伴,也就是如今太子世子还算不上正经的太子太孙,才能钻这般空子。要不然哪有这般的好事

众人想到能亲近下一任太子,个个都摩拳擦掌,恨不得好好教训家中适龄的子弟,让其夺得伴读之位。原先那些还说着是亲戚同僚的人,也都因此而疏远了不少,特别是联合起来针对太子的那些勋贵人家,几乎都反目成仇。

在宫中的明宣还算消息灵通,知道了这事之后忍不住感叹道“难道他们不知道,我提的意思是要在宫里办一个学堂吗有哪家学堂只有一两个人的这些争的人只要资质不差,最后八成都能入宫读啊”

身边的戴柯含笑不语,却明白为何有这般场景。而明宣也想到了,应该是谢绛故意没提是要办学堂,而非只是选伴读,明宣也终于明白,为何祖父对谢绛如此重视,这般不用仔细说就能主动办事和背锅的人,真是太好用了。

这事最后即使真相大白,众人也只能怪谢绛没把话传清楚,而不是怨怪建元帝与太子。

明宣感叹过也就把此事抛在了脑后,开始研究在宫中办这个学堂的各种规矩。

明宣是这么想的,他想把这个学堂一直办下去,办成定例,不只是世家大族以及宗室等家里年过七岁到十四岁的少年能通过入学考试都可以入读,还面向全国各地那些天资聪颖的少年们,针对那些家中贫困的学生,学堂是免学费的。

其实这个学堂与朝廷的国子监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明宣不上国子监里那些混日子的人,且年纪都不小了,所以才没听祖父的建议,从国子监挑选。当然也允许国子监符合条件的人报考。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