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攒的钱比陈氏多一点,她现在每月都出去,给大丫买点首饰,也会给三丫买一点。
她就两个闺女,多攒点嫁妆,以后出嫁了也好。
就是大丫的婚事,李氏还是操心的。
十六岁的姑娘,成天在家里绣嫁妆,亲事还没定下来呐。
大丫自己却是不急的,她想多留两年,以后还不知道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君,婆母,妯娌,哪个都是事儿。
家里哪儿都好,还不如留在家里。
在家里自在,什么都不缺,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大丫宁愿不嫁人。
周氏也操心,相了几个都不太满意。
嫁女儿都比着来,想把姑娘嫁到好人家,不用太好,那总得和沈家差不多,但和沈家差不多的,太少了。
要么就是家境好,婆婆是个难缠的,要么就是男子软懦不上劲。
总之很难寻到合适的。
李氏考虑的没周氏周到,她以前总觉得周氏不喜欢大丫,嫌大丫是女娃,但现在,当奶奶的是真心为了孙女好。
周氏对大娃,不也这样嘛,而且周氏对三丫多好。
婚姻大事不能儿戏,慢慢吧,急也急不来。
现下最要紧的事,是租个酒楼。
周氏点了头,“既然决定租了就租个好点的,好好干,争取年底多置几亩田。”
赚了钱干什么,当然是买地置家产,光摆着不能吃不能喝,还担心家里进贼。
周氏既然说了赚的钱交一半,那剩下的钱就是他们的私产。
三个媳妇点头答应,顾筱也是这样想的,多置田地,什么时候地都是有用的。
等她攒够钱了,就再买一个庄子,钱不够不怕,可以和银庄借,每个月还几十两银子就行。
三月底,盛京下过几场春雨,地里的种子破土而出,大片大片的田地上一点青绿,春风和煦,天地间都是春意。
庄子里的小娃去河边捡田螺,一斤两文钱,能给家里添个进项。
草长莺飞,田埂上随处可见颜色各异的野花,更小一点的娃娃拿着亲手做的纸鸢,在田地间乱跑。
大人了便吼两句,“慢点不许踩秧苗”
“知道啦娘”小娃跑的像一阵风,纸鸢越飞越高,大人着孩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
沈大郎从庄子回去,就去铺子了,找了小半个月,可算定下来了。
上下两层,带个后院,就在城南街上,和宅子离得极近,走路一刻钟就能到。
一年租金二百四十两,三个月付一次,沈大郎负责食肆的装璜。
原木色的桌椅,墙上钉着麦梗画,柜台也是原木色,上面摆着花瓶,花瓶里插着金色的麦穗。
一楼堂厅有八张桌子,楼上是雅间,总共六间,装璜和一楼差不多,不过墙上钉了几个摆架,上面放着海浪颜色的瓷碗。
沈大郎装璜是按着顾筱给的纸弄的,着也简单。
但就好像沈家食肆就该这样,简简单单的,只要菜一摆上,就充满了烟火气。
等四月底酒楼差不多就能弄好了,到时候放几挂鞭炮,就能开业了。
沈大郎一直忙活,他白天做木工,打桌子板凳,到了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累是累,可心里踏实。
还有沈大娃新房的家具,也得打新的。
沈家人忙忙碌碌,顾筱抓时间去了趟多宝阁。
多宝阁上了新首饰,是春日的风铃花,一朵朵白色的陶瓷花,还有贝壳磨的,好的很。
戴着好像把春天戴身上了一样。
除了首饰,多宝阁还新上了一样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