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众人每天听着从南方传来的胜利喜讯,等到北方传来大胜的喜讯时候,他们也已经麻木了,对于李牧的战绩,他们表示很佩服,不过,也就只是这样了。李牧与赵康远征塞外,击溃匈奴主力军队,俘虏近二十万的部落民众,获无以计数的牲畜物资,重创了匈奴,云中之外的北方广袤草原,大多也都落入秦国的手里。
这次的打击,对匈奴而言是伤筋动骨的,原先匈奴部众就没有多少人,加上出生率和婴儿存活率都比较低,导致匈奴人口速度非常的缓慢,而他们的人口增长方式似乎是通过劫掠,也就是劫掠妇孺来增加部落内女性的数量,以此来生下更多的孩子,而劫掠,则是需要实力的。
李牧的这次远征,可以说将匈奴的青壮都给打废了,没有足够的青壮,这对中原诸国而言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没有人耕作,而对草原国家来说,后果也是相当严重,这让他们很容易被吞并。头曼也正是想着这一点,没有选择与李牧继续死磕,带着青年逃离战场。
不只是在人口上,在游牧范围,在牲畜数量,各个方面,匈奴都是经历了一次重创。李牧在追到一处牧民都不认识的群山后,就停止了进攻。再往前他们也追不上匈奴人,何况后勤也会成为大问题,而中原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解决,尤其是楚国,李牧总是觉得,楚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很可能会出兵南郡。
而带着部众逃离故地的头曼,脸色阴沉,他知道,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匈奴都没有办法再恢复从前的实力,可是这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个机会,他看着周围那些坐在车上朝着远处晃晃悠悠前进的子民们,心里忽然就想到了很多,因为实力严重下滑,他心里的很多变法,此刻却是有了可以执行的机会啊。
李牧和赵康当然不会知道那位通读马服书的老单于已经萌生了什么样的念头。
他们只是知道,这次的远征算是结束了,有着匈奴这个惨败,周围的大小胡人,也不敢再来试探秦国的底线了。
就在这段出征的时日里,除却齐国之外,其他国家都不算太安宁,秦国就不必多说,两面作战,并且取得了胜利。而楚国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无奈的认可了秦国对寿春等地区的占领。楚王也意识到楚国如今的薄弱,令项燕操练军队,短时间内要拿出一支可以抵抗秦国的大军。
燕国将自己的矛头对准了塞外,在全面秦化后,燕国半喜半忧,首先,因为燕国步子跨的太大,导致政务混乱,经济崩溃,甚至爆发了数次叛乱,当然,这一系列制度缓合了燕国本土百姓与辽东百姓的关系,增强了燕国的军队战斗力,并且出现了第一批的军功贵族。
中山国在这期间也是在想办法能解决目前的问题,中山王嘉派遣士卒来帮助燕国讨伐胡人,他希望燕国能在辽东外给与中山国一片领土,同时,也是希望能锻炼自己的军队,并且完成与燕国军队那样的改革当秦国在两边同时击败敌人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燕国和中山国都是非常惶恐的。
尤其是燕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他已经是不择手段,甚至可以鼓动胡人南下劫掠,为的就是希望这些人能拖住秦国一段时间,可是这还不到两年,怎么胡人就没了呢?长期在辽东与胡人作战,燕王也清楚的知道了胡人的战斗力,那是不可小视的,可是他们怎么会败得如此迅速呢?
更加可怕的是,南方的战事。
赵括用三四万人打得楚国十几万士卒全军覆灭,甚至攻占了王都寿春,而且这几万人还是边境的新秦人,听到这些消息,燕王脑海里迅速浮现出那个温和而又严厉的脸,这让他格外不安,早在鼓动胡人南下,派人行刺秦王的时候,燕王心里就明白,自己再也不敢去面对那位老师了。
他从小流离失所,父亲也不将他当儿子来看待,不是在赵国就是在秦国,受尽欺辱。
而赵括的府邸,却让他拥有家的温暖,赵括就像父亲那样对待来找自己的年轻人燕丹很尊敬他,可越是尊敬他,他现在就越是无法去面对他。他不只是一个渴望家庭的年轻人,他还是燕国的王,先祖的基业,百万燕人,全部都压在他的身上,压得他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时候,燕丹就像一个搏命的赌徒,无论是用什么办法,都要保住燕国!
对比各国的忧心忡忡,咸阳王宫内的嬴政就显得极为开心,就连对长子扶苏,都没有原先那么苛刻他已经看到了大一统的曙光,没有任何东西能再阻挡秦国的脚步。嬴政在欣喜之下,也是在商量着对自己那几位爱将的赏赐,首先是赵括,赵括没有办法再赏了,他已经封无可封了
任何一个武将,来到这个地步,处境都是非常危险的,可是赵括除外,秦王怎么也不会去忌惮他群臣也没有人敢在嬴政说赵括的坏话。嬴政也很了解赵括,知道他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故而,嬴政急忙派遣官吏前往陈郡,从轻的赦免了犯错的楚人,又接受了寿春等地区,设立九江郡。
安抚当地的百姓,准备耕作,免税轻徭等,这就算是对赵括的封赏了。
重要的是对李牧,赵康,司马尚这些人的赏赐,嬴政与大臣们商讨了起来。
秦王十五年,李牧带着远征军团返回本土。
对于李牧的返回,秦国可以说是以最高的礼仪来迎接,嬴政亲自出咸阳,带着三公九卿,迎接凯旋的军队。士卒们经历了如此久的奔波与杀戮,可谓是精疲力竭,而来到咸阳的时候,他们还是高高的抬起头来,以胜利者的姿态来面对乡人李牧依旧很平静,他总是如此,在他脸上也看不到太大的情绪波动。
司马尚就有些激动了,当初在赵国,他可是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尊敬,看着沿路上那些带着百姓们来瞻仰王师的官吏们,他都忍不住的挥着手,至于赵康,是最开心的,一路上,他都在傻笑着,心里想着父亲见到自己之后可能会说的那些夸赞,他就更加激动,自己总算是证明了自己,父亲定然会为自己的战绩而骄傲吧。
远远的,他们就看到嬴政率领群臣前来迎接自己,将军们当然都是要下车下马的。
“拜见大王!”,李牧带着将军们恭恭敬敬的拜见了嬴政,嬴政大笑着,走上前来,扶起了面前的李牧,对于这位将军,嬴政是越看越满意,“寡人在咸阳,听闻您的战绩,恨不得亲自前往云中来为您侍酒”,这话说的是有些重了,李牧急忙推辞道:“不敢您这样夸赞,这都是将士们血战的功劳”
嬴政大笑了起来,随后又握着司马尚的手,说道:“将军,寡人听闻您以步兵猛攻匈奴的骑兵,将其大败,您没有辜负先祖的威名啊!”,司马尚也是赶忙拜谢,嬴政口中这位先祖,指得正是秦国名将司马错司马错在秦国担任客卿,平定巴蜀,伐魏攻楚,也是秦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之一,而如今的司马梗,司马靳等老将军,正是他的后代。
司马尚与这位司马错是同族也就是说,司马尚在秦国并非是孤独的,他在秦国有不少亲戚,甚至这些亲戚跟他的关系还不远,毕竟司马错逝世也不到五十年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司马尚当初并不反对前来秦国的原因。见完司马尚,当然就是要接见第三位出征的大将,年轻的赵康。
赵康笑嘻嘻的抬起头来,等待着兄长的夸赞。
嬴政看着他的表情,就忍不住的想要揍他,可是这里人太多,他也只好笑着,说了声,“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