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应该就能盖好,过年后再装修一两周,应该就能正式投入使用,开始生产了。”
张耀华:“主要是冷库,我们要提前将原材料准备好。”
“嗯!冷库在过年前就能搞好,工头跟你阿诚哥保证的。”
至于制造罐头的鱼,那好办,国内最不缺的就是养殖鱼。大伯那边的养殖场就有,刚好可以出货。
可以说,养殖场和加工厂就是相互相成的。
“相关的机器呢?”
“生产线?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这边弄好,然后安装。”
“那就好,我就说,阿诚哥肯定行的。这个厂,以后还是得靠他。”
大伯公苦笑,知道张耀华看不上加工厂那点利润,事还多,干脆什么都不管。不过,这样也好,能锻炼他的大孙子。
最起码,对他家来说是好事。
“他就怕辜负大家的期望,整天都在瞎忙。”
张耀华笑道:“怎么会?我看阿诚哥就很不错,加工厂肯定能在他手里做大做强的。”
……
“大伯,这是我的考试试卷,还有奖状。”
张耀华诧异。
奖状都发了?那么快吗?
他不知道,小学已经解散,所以学校在这之前,该做的都尽快处理。而且,这次学校很大方,奖状发得比往届多一倍不止。
当然,比起城里有些学校,还是克制了很多。
有些学校,奖状跟不要钱一样,几乎人手一份,什么乱七八糟的奖状都有,一点含金量都没有。
除了奖状多,各项奖励的名目也纷繁多样:“爱心大使”“优秀读者”“责任心特派快递员”“最美园艺师奖”等等。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拿奖状回家,还很高兴。可以打听,全班三四十人,几乎人人有奖,给整无语了。
他们读书那个年代,每学期只有一次“三好学生”的颁奖仪式,同学们都很重视,每个班级能获此荣誉的学生不超过10个人,还都是班上的“尖子生”。
如今,奖状泛滥成灾,烂大街的存在。
张耀华看试卷,语文扣了二十多分,算不错的了。数学扣了十二分,进步巨大,试卷上还有老师的评语。
“嗯!很不错!过几天带你们去玩。”
张远航高兴地追问:“去哪里玩?”
上次妹妹和表弟去省城,他也想去。
“你想去哪里?”张耀华笑问道。
张远航纠结了,好多地方都想去,但有说不出城市的名字。
“首都bj怎么样?”
张远航马上举手:“我去。”
他兴奋极了。
萱萱和金生也跟着举手。
家中其他大人则是吓一大跳。
去首都?你认真的?
“爸、妈,你们也去,我顺便带阿公去首都看看。”张耀华早有计划。
对中国人来说,尤其是老一辈,首都是一个圣地,做梦都想去看一看。只要去过一次,就感觉倍有面子。
“啊!我们也去?”
张父他们心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