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村的人来说,人生一辈子有三件大事:红事、白事、盖房,其中最艰难的就是盖房。
如果是像先辈们一样挖窑洞,或许还好些。只要找好地方,一家子花力气花时间不断去挖,然后伐些木头,做上门窗,能住人就算是成了。
但是盖房,却比挖窑要艰难的多。因为除了耗费人力之外,耗费银钱才是盖房难的最根本原因。
“挣的银钱,没有鸡沟子大”,是如今大多数村里人挣钱难的写照。
挣钱的门道少,挣的工钱也少,但是盖房却是大宗花销,普通人家用尽一辈子的积蓄盖房,掏空家底不说,不少人家还得拉饥荒。
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住在土窑洞里,舒适、省心、省钱,当然见着旁人家能盖的起砖瓦房,也是满眼羡慕的,但却很少嫉妒。
老纪家的两个院子房地基已经挖好,接下来就是要一步步起房子了。
在充满乡情的年代,一家有事百家支援。盖房可是大事,村里人听说老纪家要盖房,立即有不少男女青壮都赶过来帮忙。
哪怕是简陋的土坯房,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朝一夕就能盖好的。老纪家的地基挖好后,还要用青石碇子做成的石夯把地基夯实,然后再起房子。
石夯由夯头、夯把和四根粗麻绳构成,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四棱柱体状,虽然不足一米,但重量起码得几百斤以上。
纪满囤带着几个纪满川、纪满庆,还有村里其他几个汉子,几人合作,各抓着石夯几角的麻绳,有节奏地同时用力提拉或者放松麻绳,使石夯上下运动。
扶夯把的人一边配合几人的动作,一边掌控夯头运动的姿态和方向。
用人力抬的方式砸实土方的,是件强度非常大的体力劳动。每次石夯起落时,纪满囤几人脖子上和胳膊上的青筋都高高暴起。
打夯开始,扶夯把子(稳夯)的人,也就是领夯人,会如同唱戏时的调板一样,声音洪亮地喊一声“夯子拉起来呀,小伙子使劲干呀”,其余的几人紧跟着号子呼应,“嗨——哟,嗨——呦”,一唱一合,夯起夯落。
伴随着振奋精神的打夯号子,其他大人拉土、拉基子,卸土、铡草、和泥忙而有序。
乡情最纯朴,大家同在一片天地里过活着,遇到盖房这种大事,都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替对方想一想。
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纯朴、无私、简单。
所以也没有给村里帮工的人给工钱的说法,大家过来帮忙,都是工换工,情换情,只要管一顿晌午饭就成。
所以纪老爷子在袅里盖房的地方支了简陋的锅灶,杨氏几个把从家里整好的馍馍提过来,放锅里热上,然后再下一锅洋芋糊糊面,捞些咸菜当菜,就算是招呼帮忙的人了。
虽然饭菜简陋,可是在青黄不接的时节,能用三合面馍馍和糊糊面招待帮忙的人,在村里人看来,这已经是顶好顶好的伙食了。
就是农忙时节去财主家帮工,都吃不上这么好的伙食。
为了加快度,尽量不耽误大家伙后头的农忙,打夯一般都是几人一组,轮番上阵,歇人不歇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