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蔷就差没直接说:原来儿子你对四阿哥那么好,连最喜欢的物件都舍得割爱相让,看,额娘这回备了许多,不怕不够送人,更不怕送人了、不够给自己留点。
“胤禛”抱着一堆红袍子,愣怔许久。
☆、阿玛
康熙很注重皇子们的功课,太子胤礽是他亲自教导的,而其他阿哥们的学业,他也时常去上书房督查一二,从书法功底、到策论应答,也难怪他这一朝的众皇子阿哥各个才能出众。
才能显,心也就大了。
这辈子,若是无法跳出皇宫的怪圈、跳出权柄的怪圈、跳出大清朝的怪圈,那么,像是“既生瑜、何生亮”这种怨念,就多了,势均力敌的亲兄弟,便也就厮杀开了。
夺嫡天险,一叶障目之下,便只剩一条“你死我活”的路。
是成王、或败寇,走光环笼罩的寂寞路、渡风雨莫测的消亡劫,百年后,且做笑谈、留一声叹。
康熙无疑是个成功的帝王,孩子们都是仰望着的,期盼得到皇阿玛的关注,期盼能得皇阿玛一句夸奖,而对于皇阿玛的亲近,那似乎也就是一种奢望,当然,打小就养在皇阿玛身边的太子胤礽是除外的。
把漕运的烂账扔给胤礽去查,算是康熙给太子出题了,的确算是个不容易解答的题目,因为,即便是康熙自己,也一时之间无法做出决定,是姑息纵容逐步整顿、亦或是快刀斩乱一劳永逸?
也难怪,胤礽对此迟迟不做回应,康熙也不愿逼得太紧,就放任着,身为储君,胤礽必须学会做决定,这孩子一直做得很好,功课学业、甚至是骑射兵法都是众皇子中的佼佼者,但若是拿储君的高标准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康熙爷自己从风霜雨露中厮杀至今,成为王者,而胤礽从一出生似乎就注定了储君尊位,即便有康熙这皇阿玛在旁督导着成长,胤礽二十年来的路,总还是走得太过顺畅,少了些风雨。
沉着以对的应变力、当断则断的魄力,还有作为上位者的王者内蕴、和收放自如的皇家气势等等。
原本踱步快到上书房了,远远看着儿子们端坐听先生讲课,连最小的十四都是聚精会神的模样,康熙却是一眼就瞧见了疑似正在打瞌睡的“胤禛”。
“胤禛”也是端坐着,也是目不斜视看着前方,但是康熙就是知道,这小子准是开小差了,“哼!”带着些不满地哼声,像是怒其不争。
停下脚步,索性转身往回走了,梁九功跟在万岁爷身后,低头暗笑,这万岁爷又和八阿哥闹上了,瞧,直接向着阿哥所八阿哥的院子去了。
而一众皇子,原以为皇阿玛会来检查功课,憋足了劲儿认真听讲、又不时打着小鼓,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雀跃,皇阿玛政务繁忙,能见着的机会本就不多,更别说好好表现自己了。
只可惜,直到先生宣布散学了,也不见皇阿玛的影子,松一口气,却也忍不住流露出一些失望和气馁。
“胤禛”带着小九、小十和十四,按着惯例去额娘处请安,胤禟胤俄早早定了说要一起去给澜母妃问安,然后才去翊坤宫见宜妃,一路上倒是叽叽喳喳挺热闹,“胤禛”也不拘着他们,难为他们一天下来,听课都算是认真的。
自从弟弟们入学,对他们的功课,“胤禛”从来都是紧抓的,那些内容自己早就烂熟于心了,闲来无事,与其像是前世那般烦心去布局夺位,这辈子,“胤禛”打定主意,多花些心思在弟弟们身上,于是,胤禟他们悲催了,然而,去和额娘诉苦,反而又被额娘唠叨教训,不是没有反抗,结果就是屡战屡败,只得屈服于八哥。
不过,不得不承认,有了八哥的督促,即便是皇阿玛突击抽查学业,几个小的都能应对自如,几番下来,更能得了皇阿玛不少夸奖认可,尝到了甜头,倒是不用再怎么死盯着催促,况且还有八哥这个知百事、解万难的哥哥,胤禟和弟弟们是真的学出兴趣、学出斗志来了。
到了澜妃的储秀宫,偏巧了宜妃也在,郭络罗姿瑛性子爽气,倒也还是个颇为通晓诗书的才女,对儿子的功课也时常问起,卫蔷也颇有兴致地听着十四和胤禟胤俄一起谈起今日的功课,笑着吩咐小厨房准备阿哥们喜欢的点心。
“胤禛”身为哥哥,便担负起了督查考评的责任,弟弟们挨个儿地复述先生讲的课业、论说自己的见解观点,“胤禛”时不时点评总结几句,倒是惹得宜妃频频点头称赞,对着卫蔷羡慕,“阿蔷,我可真是嫉妒急了!你说说,胤禩也就比起胤禟大了两岁,怎的差距就这么大?平日里乖巧懂事不说,连这课业都是顶好的。”
“宜姐姐,你怎么不说,他们俩差了两岁,胤禟是弟弟,在后边儿紧追着,胤禩能不再多努力点吗?做兄长,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卫蔷知道,自家儿子能有这番表现,绝对是下了苦功夫的,这孩子是个认真的性子,别看总是一副淡淡的模样,其实性子倔得很。
卫蔷这话倒也没错,只是,“胤禛”下苦功夫做功课的事儿,那是上辈子了,的确下了狠功夫,否则两世相隔,到如今,那时候先生的课业、皇阿玛的教诲等等,他又如何谨记不忘?
有些东西,怕是几辈子都不会忘了。
“胤禛”听着长辈们谈话,笑笑而已,宜母妃也就开玩笑调侃一句,额娘看似语气轻松,却是很认真地在应对,在额娘眼中,儿子的努力是值得赞赏的,儿子的辛苦是需要心疼的,儿子的成绩是引为骄傲的,儿子总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