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里回来,张氏因思念亡夫又病了几日,好在晏书姐弟懂事孝顺,慢慢的张氏的心结又解了些,那病自然就好了。
头周年一过,按照当地习俗,除了不能披红挂绿,饮酒娱乐、婚嫁等禁忌外,家中慢慢就添了些荤腥,江家一家子的面色较以前好些了,只是张氏和晏书仍每月初一、十五前后都要茹素三天。
因今年风调雨顺,庄子上打下的粮食较往年多收了一成,这也得力于李叔等人的勤勉尽心。
只是前些日子因忙着父亲周年的事情,一直未顾得上去那庄子上,现在事情已经了了,晏书姐弟自是要抽空去一下。
晏书向张氏禀明后,去集市上割了十斤的猪肉,那肥膘都有一指厚,领着书杰去往庄子上去。
每次来接的都是三壮,“姑娘,少东家,怎地又割了肉来?”
晏书道:“前些日子庄子上打粮食,家中有事,只得劳烦李叔他们照应着,很是费心了。这猪肉拿来给大家打打牙祭。”
三壮笑眯眯的接了过去。
庄稼人干的是体力活,一年忙到头,交了田税,大多数人吃饭都只能吃个七八成饱,哪还能天天惦记着那油水?若是能吃顿肥肥的炖肉自是了不得的事情。
到了庄子上,远远的三壮就大声喊了起来:“娘,姑娘和少东家到了,还拿了猪肉过来。”
李家婶子听得信,赶紧跑了出来,“姑娘每次来都这么客气。”
进了屋,晏书从背篓里又拿出几块细布:“这马上要过冬了,这几块细布你拿去给您大孙子做几件小衣裳穿。”
前些日子,李家婶子添了个大胖孙子。因晏书等人还在孝中不好相见,就拿了些东西过来。
李家婶子立马笑的见牙不见眼:“多谢姑娘。”
晏书问道:“大嫂子人呢?”
“这不快过冬了吗?这两日庄子上也没有什么事,两口子带我那大孙子回了趟娘家。”
晏书道:“也是,庄户人一年忙到头也就这冬日里稍微闲一下。”
李家婶子拿出一些炒花生:“姑娘,吃些零嘴。”
晏书剥了一颗尝了尝,确实香。
“李叔呢?”
“老头子去里长那里了,说是要抽人去县里修渠。”
晏书道:“去年不是没有抽人?”
李家婶子叹气道:“以前老爷是举人,自然可以免徭役,可现在不是~不过也还好,咱家就抽一个人去,最多两个月也就回来了。这不,老头子就去里长那里说说情,请他帮着指派个轻松些的活计。”
本朝以文治天下,读书人自是被重视的。那一普通家族中若是能考中一两个秀才,就能被乡里赞为耕读之家,阖族都有荣光。不仅如此,考中秀才后家里还能免除两人徭役,同时可免除五十亩的地税。若是考中了举人,最多可以免除家里两百亩的田赋。
所以家里有条件的,孩子还有些伶俐的都想走读书一途。若是中了,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和地位都有了。
说起田税来,本朝的田税分夏秋两节缴纳,中上等田每亩夏税纳四文四分,秋税纳米八升。
今年开春,江家又买了五亩田,现在家里共计有中上等田八十五亩。夏税交了三百七十五文,过几天江家就要去县里交秋税,缴纳的米就有六石八斗。
晏书安慰道:“这些日子书杰都在苦读诗书,学里的先生也赞他。他准备待孝期一过就去考秀才,若是中了,以后家里就不用服徭役了。”
李家婶子一拍大腿:“那敢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