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西汉公元几年 > 第64章 列侯遣归封地(第1页)

第64章 列侯遣归封地(第1页)

绛侯勃免丞相就国,以太尉颍阴侯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史记·孝文本纪》

在稳定刘姓诸侯王,限制相权的同时,为了解决自己在朝中根基浅薄的问题,汉文帝亦在大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他先是封舅舅薄昭为车骑将军,后封其为轵侯,又封宋昌为壮武侯,而当初与他一同入京的六人,也全都受到提拔重用,在朝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汉文帝又从外臣中选拔能臣干吏进入京师,委以重任,增强自己在朝中的力量。汉文帝听闻河南郡守吴公治理地方成效显着,于是擢升其为廷尉,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吴公入京后,又向汉文帝推荐了洛阳人贾谊。贾谊师从荀况的学生、西汉开国功臣北平侯张苍,十余岁时便以能诵诗书和善文闻名于当地,后被郡守吴公召至门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有功,离不开贾谊的辅佐。

听了吴公的介绍,汉文帝遂征召贾谊入朝,委以博士之职。所谓博士,主要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平时负责经学传授,但也为皇帝出谋划策,当时贾谊年仅二十一岁,乃是诸博士中最为年轻者。

贾谊不仅才学出众,而且往往能结合实际推陈出新,很快便引起了汉文帝的重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被多次越级提拔,迅速升任太中大夫。太中大夫不仅秩比千石,而且是负责顾问应对、参谋议政、奉诏出使的重要职位,多以宠臣贵戚充任,由此可见汉文帝对贾谊的重视。

贾谊升任太中大夫之后,开始积极为汉文帝出谋划策,他先是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他认为“汉朝兴盛已经二十余年,天下稳定,已经没有必要再沿用秦朝的礼制了,而应该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强化统治权威,采纳战国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始终说”,依据周为火德,秦取而代之,得出秦为水德的结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则认为“暴秦”持续时间不长,且德不配位,再加上他自己此前还曾在关中建立黑帝庙,因此认为汉朝才是终结周朝的政权,认定汉为水德。

贾谊则认为秦朝虽短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因此认为秦为水德,按照生克之理,汉朝应为土德,因此才能取秦而代之,故建议皇帝改尚黄色,并重新修订汉朝礼仪制度。

改革礼制,固然能够加强皇权正朔,是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不过刘恒认为自己刚刚即位不久,便拿祖宗法制开刀,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并未予以采纳。

贾谊也不气馁,不久后又提出了命令彻侯离京返回封地的建议。

西汉立国以来,历经高帝、高后两代,汉朝先后册封了近两百个彻侯。汉初沿用秦朝的军功爵制,因此这些彻侯不仅多为开国功臣或其后裔,声望地位崇高,而且多在朝中任职,而那些没有获得任命的彻侯,也都在京城积极走动,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获得重用。所以汉初以来,这些彻侯虽然各有封地,但却大多留居京城。

这些彻侯的个体实力虽然不比诸侯王,但却胜在数量庞大,不仅相互之间关系复杂,而且同为彻侯的他们极容易因为自身利益相互勾连、结成同盟,进而对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初大权在握的吕氏诸人,之所以在一夜之间迅速被灭,这些留居京城的功勋彻侯暗中结盟,便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汉文帝即位一年多以来,之所以想方设法的巩固皇权,就是因为这些功勋集团的实力太过庞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如今贾谊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正中下怀。

如果这些彻侯们能够各自归国,由于他们的封地遍布全国各地,与诸侯王的封国犬牙交错,如此不仅能够防止他们相互串联,也可使功勋集团和诸侯王互相牵制,岂不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当然,理想虽然很美好,可是实施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将彻侯遣回封地,无疑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影响,极有可能因此得罪所有彻侯,尤其是汉文帝的皇位刚刚稳固,他可不想因此再度造成朝局的动荡。所以,汉文帝虽然认为贾谊建议有理,但却迟迟没有行动。

直到汉文帝二年(前179年)十月,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重新任命周勃为丞相。

自“诸吕之乱”以后,凭借着诛除诸吕的功劳,陈平和周勃一跃成为了功勋集团的领袖,而在他们两人之中,陈平的政治经验更为丰富,谋略更为出众,乃是功勋集团最为重要的智囊之一,而武将出身的周勃,性格则更为憨直。两相比较,周勃显然更好对付一些。

在彻侯们失去了陈平这个智囊之后,汉文帝刘恒这才下诏,“朕听说古代诸侯建国者千余,他们各守封地,按时入贡,百姓不觉劳苦,上下欢心,少有违德之事。如今彻侯多居长安,距离封邑很远,需要吏民运输给养,即浪费又辛苦,而且彻侯们也没有办法管理封邑百姓。现命令彻侯们各自返回封地,在朝中任职或诏令准许留京的诸侯,也要派太子返回封地。”

汉文帝刘恒的这道诏命,看似是站在彻侯的角度为他们考虑,但这些彻侯却不傻,他们知道一旦离京返回封地,便只能做个乡下富家翁,虽说凭借着封地,只要不因犯法遭到罢黜,也足以确保家族的富贵传承,但远离京城之后,却就此失去了入朝为官再创辉煌的资格,他们岂能心甘情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