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虎提出的部队编成方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是属于标新立异的存在,其模式与现行的后勤保障体系是冲突的。
确切地说,按照李骁虎提出的部队编成方式,现行的后勤保障体系将不复存在。
这意味着存在了那么多年的利益分配模式,要被彻底打乱甚至推翻重来,涉及到的是重新分配……
后勤是什么,那是钱袋子。
后勤必须要跟着部队的作战模式走,因此,每一次改革,作训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方面跟着改。
这些话,首长没有跟李骁虎说得很详细,因为他恐怕是能猜到的,李骁虎在设计这种部队编成方式时,想到了因此带来的后勤保障的变化,但想不到更深层次的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现行利益分配模式将会被打破”这一类的深远影响。
当然,前提是,这样的部队编成模式会被推广开来。
而会上的领导们,高瞻远瞩,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深远影响,于是,区区一个正营级部队的编成方式,就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对他们来说,宁愿给你一个旅的编制,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部队编成方式,尽管只是一个正营级部队。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最好的办法是不让种子种下去。
首长看穿了这些心思,并没有被误导方向,力排众议拍板决定,在试验部队里采用新的部队编成方式。
“试验部队试验部队,既然是试验部队那就要试验点新东西,不怕错,错了可以改过来嘛,就怕不敢试……”
他一番话有理有据,有总部的文件精神支撑,李骁虎的心血这才得以完整地顺利通过。
新的部队编成方式是李骁虎从军至今、参与上百次作战之后,所总结出来的一套适用于我军陆军步兵分队的编成,首长把他叫过来,就是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编?
李骁虎看这个架势,是要让自己把这套编成方式怎样形成的,一五一十地讲清楚,当即没有犹豫,立即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1999年底,我的老部队已经意识到现行的步兵分队编成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斗争形态,次年年初,我们开始边实战边摸索。2003年,部队开始以新的编成方式投入作战,效果非常好。可惜,同年的六月,部队被撤编,人员就地解散编入其他部队,部队所有资料被封存……”
“到了新部队后,我依靠记忆,按照自己对新军事斗争形态的理解,逐渐完善了编成方式,从班排到连营,慢慢扩大推广实施。在后来的历次军事斗争中,这支部队依靠新的编成方式,实现了战斗力的翻倍……”
“新编成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战斗力,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高度一致的提升战斗力。”
“比如,将步枪、轻机枪、四零火、三五榴以及重机枪编成一个班,将防空导弹、迫击炮、幺二零火箭筒编成一个班,以武器配备为引导来编成,多专业岗位混合编成的情况下,会对现在的后勤保障形成挑战。”
这个时候,李骁虎拿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也留给首长一点时间思考。
按李骁虎所说的编成方式,何止是对现在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挑战,简直是噩梦!
一个班里包含三四种兵器,一个连就是十几种,至少一个连啊,怎样来保障?
打个比方,现在保障一个步兵连的作战需要十名后勤人员,按照新编成方式的话,就可能需要三十名甚至更多的后勤人员!
而这,仅仅是新编成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之一。
现行的摩托化步兵营中,是按照主力兵器来进行日常管理和训练的,步兵连不用说,以步枪为主力兵器,机枪连则以重机枪为主力兵器,炮兵连则装备120毫米口径火箭筒和迫击炮。
作战时,机枪连和炮兵连以班组的形式配属给步兵连,由步兵连进行战时编组,以加强连或者合成连的方式投入作战。
这种方式光是说都要一两分钟,更别说作战效率。
李骁虎提出的编成方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种“平时分开、战时结合”的日常管理和作战训练方式。不经长年累月的共同训练,打起仗来肯定会出问题。
其次,新的编成方式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首长就是先看到这个优点,才引起了兴趣——从每个班的兵器配置来看,已经具备了基本地面作战单元的属性。
在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有轻重火力,有基本防空火力,如果实现了机械化,那还得加上一个具备战场高速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