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着作《娱乐至死》中指出,人们对于严肃的话题,如政治、宗教等,往往只关注它们所带来的娱乐性。
例如,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遇刺时,人们并没有对事件本身的严肃性予以重视,而是热衷于传播各种段子。
这些段子包括“一个特朗普倒下去,人家自己站起来了”、“特朗普说:‘你可以射击我的头颅,可以刺穿我的心脏,但不要射击我的耳朵,因为我要用它倾听人民的声音’”以及“特朗普说:‘子弹将要击中我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上帝的出现,他为了接下了这颗子弹,放在桌子上,告诉我,这是他投我的一票’”等等。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那些因支持特朗普而靠近现场,最终导致一死两重伤的平民该由谁来负责。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对待事物的方式似乎都是相同的。
其次,很多人虽然已经从学校毕业了,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却还停留在学生时代。
这些人的脑海里充满了做题思维,认为选择了b选项就不能再选择a选项。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非黑即白的。
如今社会上存在一种声音:不能说自己国家有任何不好的地方,否则就会被指责为崇洋媚外、汉奸叛徒甚至卖国贼。
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不敢提出批评和建议,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再看看如今的语言大模型,它们的语料库受到了层层限制和过滤,仿佛被十八道禁制所束缚。
这样的训练方式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僵化,几乎快要成为一个傻瓜。
这种做题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线性思维模式,它认为历史只能向前展,经济必须持续增长,而个人也必须不断进步。
但实际上,历史曾经多次经历倒退,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还是近代的欧洲,都曾经历过文明的衰退。
例如罗马帝国的覆灭,就是一次文明的大倒退。
同样地,o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等事件,都是人类历史的倒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逆全球化趋势下,一些人不再相信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增长,而是转向追求有限资源的竞争。
有进必有退,有退才能有更大的进。当我们期待未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时,心中或许会感到兴奋和自豪,但当听到有人预言我们将被印度越时,我们可能会心生不满甚至愤怒。
同样地,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展也是起起伏伏,不可能持续不断地进步。
每个人都会经历高峰与低谷,这是人生的常态。
如果我们总是期望自己每天都有所进步,那么这种想法显然过于理想化。
当遇到短暂的退步或落后时,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并在内心对自己进行批判,那岂不是陷入了一种线性思维的陷阱?
经常有人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激励自己:
o的次方等于,
而o的次方则只有oo。
有网友对此调侃道:“如果我现在能跳米远,一天进步,一年后我就能跳出地球,飞向宇宙!”
一年后,我的成绩达到了惊人的米,这一成绩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三年后,我的跳跃能力更是有了质的提升,我能够轻松地跨越长达千米的距离,这个长度足以让我一步跳过一座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