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王明鉴,我南海虽然屈服宁国,但心中向着的,却还是楚国、苏国。
如今臣服不过一时之计,日后等我王稳固国内,积蓄甲兵,实力充足之后,自会脱离宁国,与楚、苏两国一起,同进同退。”
说实在的,对于这个当初长沙、南海、宁海三国建立之时,所订立下的盟约,南海国内直到此时,也是有着诸多声音的。
毕竟十年以来,靠着这份盟约,南海国才得以在这个乱世之中,享受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定。
而能借着这一份盟约,南海国也稳定了国中北、西两个方向的边境,使自己不用担忧后方的安全。
可以将所有力量专心向东,只需防备宁国威胁就可以了。
而这诸多好处的代价,也就是南海国每年需要付出三百万两银子,二百万石粮食罢了。
虽说这些钱确实很多,甚至占到了南海国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可与获得的好处相比,这点代价,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若无这份盟约,与之相反的,南海国就要面对北、东、西三个方向的强敌,面对三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对外扩张的国家。
到时仅是为了抵御住这些豺狼虎豹,南海国怕就是要常年维持十数万大军,每时每刻都胆战心惊的防备周边,生怕一个不慎,就有敌国打过来,将自己灭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情况下,南海国一年所需花的军费,怕是要直逼千万两银子之巨,远胜过如今的三百万两银子。
而以南海国的国力,这种情况也根本维持不了太久。
苏国的前车之鉴,可还没过去两年呢?
那等惨状,此时依旧历历在目,南海国内的人怎么可能不心有余季。
所以支持履行盟约的人,在南海国中,其实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毕竟,陆渊每年批给鸿胪寺和皇城司的经费,那可一直都是笔巨款,从未短缺过。而楚国国内那些出生南海的官员,这些年也一直没少过写信回家,帮着宣传楚国。
这长久的经营积累下来,早已在南海国内收拢了一大批亲楚派的人。
甚至是南海国朝堂中,亲楚派相当大的一股政治势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能影响到南海的政策走向。
但有亲楚派,自然也有亲宁派。
近些年来,随着楚国国力日益攀升,渐渐拉开了与苏、南海两国的差距,使得三国国力渐渐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这种力量上的转变,已经引起了南海国内,很多有识之士的不安。
而这种不安,随着神武四年,楚国征伐西南夷,并且迅速取得大胜,为楚国在开拓了一个黔中郡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因为所有人都看得清楚,原先楚、苏、南海的三国同盟,本质上就是三家抱团,一起对抗宁国和周国的军事同盟。
不管是宁国,还是周国,那都是天下霸主或者一州霸主,实力远远的超过了三国的层次。
他们任意一国,楚、苏、南海都无法单独对抗,唯有相互合作抱团,才能与这两国有一战之力。
所以基于这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和现实需求,三国才结成了同盟,达成了一致对外的合作。
可随着楚国的不断壮大,一路成长为了如今聚拥四郡万里国土,拥兵数十万,先天宗师有着三尊的庞然大物。
现在靠着楚国一家之力,都能单独对抗周、梁、宁任意一国,能在这三国的威胁下保存自身。
这种情况之下,南海国和苏国的价值,自然也不断削减。
既然不需要他们二国帮着抵御外敌,而楚国实力也渐渐拉开了与他们的差距。
换做你是楚国,心中不会生出什么心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