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TXT > 第111章再议边略(第2页)

第111章再议边略(第2页)

“如此举措,必能大大限制其经济之源,削弱其战争之潜力。不出三年,党项必将内忧外患,无力再犯我朝边境。时日再久,元昊势穷力尽,只能乞降于我国。”

“以此屯田实边之策,断绝互市之通,再辅以朝廷之长远谋划,最终获胜者,定然是我大宋。”

赵祯听取了吕夷简、张耆和李谘三位阁老的论述,眼中流露出赞赏,他开口说道:

“三位阁老所论,甚合朕意。吕阁老所主张之‘以守待攻’之策,实乃明智之举。我军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则可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张阁老于守御之余,又提出‘浅攻游击’之法,此计既能加消耗党项国力,又能实战练兵,提升我军士气与战力,诚为良策。”

“李阁老所言‘营田断市法’,既能稳固边民守土之志,又可补充我军粮草,确保后勤无忧。兼之切断党项物资之源,使其内部加瓦解,实乃一箭三雕。”

赵祯总结了一下三位阁老的意见,而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朕以为,除此之外,情报收集也极为关键,须加强‘武装斥候’之建设,深入敌境,洞探虚实,以获取党项机密为我所用。”

赵祯深知‘间谍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条真实有效的情报,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张耆身为武臣,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开口道:“官家圣明,我朝有皇城司辖下探事司,专管国内军情搜集。官家可在皇城司下再设一司,专管边塞情报刺探之事,仍由官家亲掌,如此各司其职,耳目兼用,才能明察秋毫,洞悉一切。”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早有成立新特务机构的想法,只是一直不知该如何开口,如今张耆主动提出,赵祯自然顺势而为。

赵祯提笔,将方才讨论的各种谋划和布局落于笔下,形成文字。

赵祯对边境下达的指令,全部都是大方向,即便如此,他仍会在军令末尾添上一句:

卿觉得,如此施为,是否符合边疆现状?若与实情不符,或时机尚未成熟,卿可暂不执行,具实以奏。

赵祯生怕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作下的决定,会影响边帅的决策,因此从来都是以商量的口吻下令。也幸好程琳和范仲淹都是个喜欢没事打报告的臣子,若换了一般武臣,赵祯这么写,估计反而会把人吓到。

写好了词头,赵祯命张茂则将其交给屏风后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宋绶,让他拟写诏书制词。

赵祯拿起茶杯轻抿了几口,目光在吕夷简、张耆、李谘三位阁老身上流转,最终开口道:

“数日前,张阁老提议从三位准皇妃中择一立为皇后。此事干系重大,关于立后还是立皇贵妃之事,朕想再听听三位阁老的意见。”

吕夷简肃然道:“官家,臣以为此举有违礼制,太后驾崩尚不足一年,此时立后,恐有不妥。然若立皇贵妃,则可简化仪式,毕竟皇贵妃身份虽高,却仍是‘妾’,纳妾之事,自不必拘泥礼制。”

李谘接口道:“官家,臣亦赞同吕阁老之言。先前官家诏书中已明言选立皇贵妃,如今若突然改为立后,岂不是朝令夕改?臣建议官家还是维持原旨,先立皇贵妃。待三女入宫几年后,观其品行,再择一人立为后也不晚。”

张耆略一沉吟,拱手道:“官家,臣数日前所奏确实有些唐突,此事还是作罢,仍维持原旨为好。”

赵祯听完,眉头稍展,心中似有所动:“立后之事关系重大,不可轻率决定。三位阁老对立后之事均持反对,且各有道理,既如此,还是立皇贵妃为好。皇贵妃既可代理皇后职责,又方便掌控,不会对我形成掣肘。”

想明白了这些,赵祯下定决心,开口道:“朕决定,还是维持原旨,择吉日纳皇贵妃入宫,等大娘娘大祥结束,再将皇贵妃升立为后。”

三人拱手:“官家圣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