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出来一套高效的仿真模型。”
赵秉志在说完现有的模型效果并不理想之后,带着一丝无奈地说道。
现有的弹道导弹飞行轨迹预测模型的数据基础,主要还是来自于东风-5。
因为这款弹道导弹国内已经服役了较长的时间,各方面的数据已经摸索的很清楚。
所以在进行模型建设的时候,主要也是参考了这款导弹的轨迹参数。
因为国内导弹防御系统第一批次将要面临的导弹,都将是射程超过一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
这也是为什么选取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参数来进行模拟的重要原因。
“主要问题出在什么方面?”
张星扬有些不是很明白,虽然这种洲际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的时候,速度也能够达到十马赫左右的超高速度。
但是,因为这都是属于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所以在弹道方面都还是抛物线弹道,并且因为并没有考虑到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
所以在机动防御方面,并没有进行特殊的开发。
它们的主要作用,还是将大质量的核弹头,运送到敌对城市。
而这些,都是超过百万吨当量的二代核弹头。
“主要还是初始轨迹数据参数方面的准确率不高。”
这个问题其实出现的有点超乎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对于赵秉志他们所带领的团队来说,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从来没有做过。
所以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而张星扬也是没有想到,毕竟在他的脑海之中初始参数的几乎是不会出错的。
不过很快,张星扬就明白了过来。
这个问题,详细说起来,其实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因为赵秉志他们的初始轨迹数据来源,其实是侦察卫星。
但是因为之前国内并没有专业的导弹预警卫星。
所以这方面的数据来源,偏差度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洲际弹道导弹的侦测工作,在这个时候几乎都还是依靠高敏度红外侦察设备,但是现在太空卫星之上的红外侦察设备的敏度和精度都不是很高。
这个时候的导航卫星,能够做到十米级别的精度,在国际上已经算得上是很先进了。
目前无论是国内的北斗卫星,还是覆盖地区最广泛的gps卫星,都只能够做到这个级别。
但是对于导弹轨迹预测来说,这个精度实在是太低了。
要知道,洲际弹道导弹的直径,虽然相比较于那些射程只有几千公里的弹道导弹大了很多。
但是也只有三四米的直径。
而想要反导系统准确的命中目标,这就要求预测精度最低最低也要有两米。
否则是很难直接摧毁对面来袭导弹的弹头。
这就对导弹在起飞时的数据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好像是,在平地上走路,即使初始的角度仅仅只是偏差了一度,但是在你走出去一公里的时候,也有出现巨大的偏差。
所以对于导弹预测模型来说,初始数据的偏差过大,几乎是不太可能得到精确的轨迹。
不过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张星扬也很无奈:
“数据精度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办法给你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