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班是私人开的,其实就是后来的培优课,那费用可不是义务教育那点杂费能比的。即使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至于李志国,八十年代的干部,会议多出差多应酬多,李志国工作上接触的人都是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没有谁见面会提及子女话题,他自然也是不清楚这件事的。在他看来,学习那是学校应该做的事,你要学的东西,学校里都有。
这件事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李小可的英语一直跟不上,一学期过了半,老师才来,一来就得准备期中考试,李小可可谓两眼一抹黑。
后面的课程也上得紧巴巴,李小可期末考试能考到7o分已经很不容易了,却还被班主任骂她偏科,每测考一次,就根据成绩换一次座位,李小可的座位越换越差。
因为好的座位要留给排名靠前的学生,这关系着升学率,更关系着他的奖金和面子。
学习太差的学生,班主任不管,只要不在班上作妖,睡觉看小说都行。反而是李小可这样原本是班上的尖子生,掉到中等生的,不止挨骂,还会挨打。
要是晚2o年出生就好了,遇上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手机一拍,短视频一上传,网友们会来教这样的老师怎么做人。
那个时候,家长还会窃喜,认为老师肯打自己的孩子,说明对自己的孩子还抱有希望。
“不听话,只管打!”
不得不说,家长的态度也滋长了老师的胆量。李小可挨打回家从来不说,说了只会添一顿骂,她不蠢。
李小可其实是对英语感兴趣的,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学。
英语老师是个好人,是那所中学里为数不多的对优生差生一视同仁的几个老师之一。但她的音很不标准,而且她也不教音标,来了就讲句子,大家都跟着读的时候,李小可只觉得自己在学鸟叫。她晚来了两个月也没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任何一所小学,也间接影响了李小可的命运。
现在有机会学习,李小可不会错过。主校区有一位外籍老师,是一位英国留学生,两年前来到华国,他喜欢华国的文化历史,周末报了旅行团跟着导游浏览京市的各大历史古迹和景点,这个导游正是冯华。
冯华把他介绍过来当英语老师,双方一拍即合,不过他还是学生,时间有限,所以能带的班不多。
李小可聘请他当自己的一对一付费老师,一个星期只上一节课,一节课两小时,几年下来,李小可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现在的她,日子过得很悠闲。
前院装了副秋千,没事的时候就在那里荡荡秋千,墙角下种了几棵果树,有枇杷柚子和葡萄,都是些好养活的品种,需要费心伺弄的她也不会养。
院子里建了一个狗舍,她养了只土狗,叫“乐乐”。乐乐来的时候是刚满月的小奶狗,现在一岁多了,长得很健壮,全身都是金黄色毛,在阳光下闪闪光。
翠儿回家探亲去了。上个月李小可辞去所有职务后,便让翠儿回去休息一段时间,明天她会带着张铁蛋和村长叔一起来给太婆庆寿。
葛女士和李志国也会来,他们是外孙女和外孙女婿,亲外婆过百岁生日,没道理不来。
葛丽萍两口子也是一样的身份,但他们来不来,李小可不确定。
还有李小珍和李小勇两家人,李小可把这件事托付给了钱芝兰,所有老家过来的人都在省城汇合,由钱芝兰带着一起坐飞机来京市。
订票的事交给钱芝兰,钱自然是李小可出。包括回去的费用,她全程包了。只要他们愿意开开心心地来给太婆祝寿,就成。
“明天大概有多少客人?”叶子娟问。
“预订的是2o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