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月:“那能换什么?”
“现在么只有鲜地瓜和瓜干。春地瓜三斤顶一斤瓜干,麦茬地瓜四斤多顶一斤。三斤瓜干给你们换一斤细面。”
很多乡下大队分口粮,五斤鲜地瓜就顶一斤粮食,林菀寻思她们没多少细面,多给几斤地瓜也没什么。
霜打的鲜地瓜煮起来很甜,比瓜干口感好很多,好好保存乡下人能吃两三个月,这样可以把粮食留到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吃。
江映月犹豫了一下,道:“一斤面粉应该换四斤粗粮。”
林菀看着她,四斤地瓜干那你可想得美,对于乡下人来说,饿不死是正经,守着一斤细面不够塞牙缝的,谁会用四斤瓜干换?
看她那表情,江映月心里很不舒服。
如果是别人她可能还会笑着央求一下,哪怕撒撒娇说几声城里人下乡不容易,让老乡通融通融。哪怕林菀不在,她们也能和金大夫央求一下。
可现在偏生是林菀,想着当年林菀去学校逼自己离开陆正琦的咄咄逼人的嘴脸,江映月就觉得万分憋屈,不由自主地涌上一阵被羞辱的感觉。
也许林菀觉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现在轮到她看自己的笑话了。她根本不会好好和自己换粮食,干嘛要来自取其辱?
林菀看她面色阴晴不定,也不想换了,
她不冷不热道:“那你们去找书记或者大队长家看看吧。”
干部家肯定比社员家殷实,会想换点细面吃,一般人家别想了。
江映月拉着王芳芳拎起面袋子就走。
路上王芳芳看她脸色阴沉,就道:“映月,你也别生气了,她现在是大夫,大队都捧着她呢。”
江映月一言不,他们去了陆长友家,结果陆长友老婆子直接说家里吃不起细面。老婆子精明得很,开了这个头,别人就会跟着来,为了两斤细面不够麻烦的。
再说了,她老头子是整个大队的书记,哪里会缺这么几斤细面?
她们再去陆长家,老婆子只肯给两斤瓜干,最多九斤鲜地瓜,这么一算林菀反而是最大方的。
王芳芳叹了口气,“乡下人并不欢迎我们。他们一个村自成一个圈子,外人根本掺和不进去。”
江映月面色阴沉,不语。她自然也有这种感觉,不管那些人对他们这些知青表面多热情和欢迎,骨子里还是排外的,并不肯接纳他们,他们也别想真的融入进去。
就比如让他们学赤脚大夫,可大队根本不管他们学什么,怎么学,也不要求林菀和金大夫怎么教他们,分明就是不负责地放养。
“只是没想到她在村里居然有这么大的势力。”她扯了扯唇角,眼神有些冷。
王芳芳不懂她的意思,“不换就不换。等以后不下地,咱们一天三顿吃稀饭,饿不死就行。其实我觉得陆大嫂二嫂还是不错的,不像林大夫那么傲,也不像老太太那么贪便宜。”
江映月不置可否。她已经有了新的计较,有林菀把持医务室,她别想学到本领,要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不可能了,她需要另谋出路。当老师自然也没前途,这时候老师倒霉。她觉得这时候当村干部、带领社员们展生产、交公粮吃饱饭才是最容易出业绩的。
她要找机会和陆正琦说说,她不做大夫了,她要去生产队,跟着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儿。这样虽然累,但是也有机会出头,让她获得大队的认可,到时候当个大队干部之类的,然后就可以往公社调。
她要和陆正琦一起去公社!
她为什么要在这里和林菀耗着?用自己的短板去碰林菀的优点简直蠢到家。
转眼秋粮分完一批,接下来还有一些地瓜需要收回来,或者贮藏或者继续晒瓜干,到时候会再分一批。
这时候野草开始枯萎,孩子们割草挖草药也受限。
林菀给陆大嫂二嫂说说,让挂儿带着弟弟妹妹去上学前班,冬天没事就让他们学几个字。
五柳大队有自己的小学,如今来了知青就选了俩当老师,可以帮忙带学前班。
陆二嫂笑道:“弟妹,挂儿个丫头片子,上啥学啊。”这不是耽误干活儿嘛,丫头在家里帮着馏个饭都能顶个人呢。
林菀:“怎么,我还是丫头片子呢。”
陆二嫂立刻哈哈笑起来,“挂儿能跟弟妹比嘛,再说她还得看弟弟妹妹呢。”
挂儿:“娘,现在有学前班,我带着弟弟妹妹去也行的。欠儿和明瑞都老实,不会调皮的。”
至于明良和明光,他俩自己就能照顾自己,不用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