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太傅教了几位皇子多年,自然了解其秉性,特别是争强好胜的二皇子,最看不得别人超过他,现在上书房里多了两个人,齐世子虽然名为世子,可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地位超凡,不可得罪,几位皇子对他极尽拉拢之事,就是齐世子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们只好遮掩,不好打压报复。
相反,作为几位中地位最低的赵天鸣就没那么好运了,冯太傅经常在课上夸赵天鸣的文章,说是上上之作,只差说明这个上书房就没有能和他比肩的。
二皇子这个千年第一突然变成万年老二,心情憋闷可想而知,他又不像大皇子那样喜欢暗地里阴你,所以经常对赵天鸣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他身边的伴读知道他的心思也经常诋毁赵天鸣。
赵天鸣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躲的起的原则,一般不和他正面冲突。
至于他的顶头上司齐释,齐大世子,赵天鸣倒是没什么大的感觉。除了上课坐在他旁边,平时为了躲避二皇子一行,大部分时间,赵天鸣不是在太后那里呆着,就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毕竟他还是很重视读书的,王先生可是给他布置了不少的作业。
不过,就是这样也没能避开了二皇子他们。这天冯太傅要他们做一篇关于为政以德的文章,赵天鸣放在了桌上,却不见了。
冯太傅昨天已经说过哪个人不好好些要板子伺候,赵天鸣没按时交文章,给冯太傅抓住了把柄,哪能善罢甘休,一副严师之态,说如果有人交不出文章就要打二十下板子,那戒尺三寸长一寸宽,三板子下去手就成了猪蹄了,二十板子下去手恐怕要有一两个月不能写东西了,特别是到时候皇帝太后都知道了,一定会觉得他不学无术,才被罚了,心里对他肯定是失望的。
赵天鸣知道肯定是二皇子一行人做的,因为他早上来的时候看见二皇子伴读在他的桌子旁站着,当时他没想到什么事,现在想来应该是他拿走了,可俗话说的好,捉贼拿脏,现在他们早把自己的文章处理干净了,说出来冯太傅也不会为自己做主,反而徒增笑柄。
赵天鸣决定坦白从宽,好好承认错误,被打就被打吧,谁让自己保管不利,让人抓住小辫子呢。
当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冯太傅说明自己丢了文章时,被赵天鸣视为比陌生人熟了么一点的齐释齐大世子,拦着他向冯太傅说道:“冯太傅,天鸣的文章昨天借给本世子看,结果下人不仔细,浸了水,赵天鸣的文章不能用了,本世子保管不利,甘愿受罚。“说完一脸忏悔样。
这下等着看赵天鸣笑话的二皇子一行,一个个脸上难看的要命。冷眼旁观的大皇子和三皇子也是一脸惊讶,他们不约而同的想,赵天鸣什么时候和齐释这么要好了,连黑锅都愿意给赵天鸣背。
其实最惊讶的就算赵天鸣,他自己知道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对齐释并不是太热情,没想到,这个齐世子还能这么护着他,不管怎么样这份情他领了,不过,让他人代自己受过,他还没这么厚的脸皮。
刚刚想开口说话,冯太傅摸了摸胡子说道:“虽然是是世子的不是,可是一般世子犯错,伴读挨打,这也是让伴读起到监督辅助世子读书的作用,现在世子失误,按例,则赵天鸣这个伴读代世子受过。”
齐释知道冯太傅是真的想罚赵天鸣,否则自己这样说了怎么还这么的抓住不放,还要以自己犯错伴读受过,如果真这样那今天他做的一切那就是个笑话了,他一个淮南王世子竟然连保住自己的伴读都办不到,以后谁还敢跟着他,为他办事。
冯太傅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朝中人都知道淮南王和朝廷关系就是面子情,双方都恨不得吞了对方,虽然齐释是淮南王世子,可他冯太傅可是做的朝廷的官,他私底下认为,自己打了淮南王世子的脸面也是替皇帝出气,皇帝就是明面上对自己不悦,心里肯定是喜欢的。
这样一来,冯太傅才这么的下淮南王世子的面子,这样说出去说不定他还能得个不畏强权的名声。
齐释聪明绝顶,只一想就把冯太傅心思猜的七七八八,心里恨他阳奉阴违,狗眼看人低,一时间气性也上来了。
“太傅此言不妥,本世子犯错当然由本世子承担,连累无辜之人,这不是君子所为,我们习圣人道,又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明是自己的过错却要他人受过,我心难安,在者当日是我亲点的天鸣做伴读的,我不是皇子没那么身娇肉贵,也不怕疼,太傅不用怕我挨不住。”
赵天鸣感觉齐释真的生气了,起因是他,现在他和齐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不得他退缩,特别是齐释的维护之情,赵天鸣心中也是感激的。
于是他开口说道:“世子,其实太傅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你从淮南远道而来,朝廷上下无不欢迎,是贵客中的贵客,哪有客人来主人家还得打板子的,这不是折了皇上的面子,置我们于不义嘛,我身为世子伴读本应该起监督辅助之责,世子不到之处,本应有我来弥补,先下太傅责罚我也是应该的。”
冯太傅听了也是猛然一惊,淮南王可不是空架子的王爷,且不说其他,其实在读书人心中淮南王才是正统所在,到时候如果淮南王世子有个万一,皇帝肯定是没错的,自己这个太傅却是罪责难逃,在读书人心中难免还会落个趋炎附势的骂名,这时候冯太傅被仇恨蒙蔽的大脑终于想到了齐释虽然不是皇子,可如果真的打了他的面子,让淮南王和朝廷这次的和解无疾而终,那么自己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