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蒙古嫔妃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

那些未成年的儿孙们,除了把汉那吉与一克哈屯住在一起,其余的都由自己的嬷嬷照顾。他们每天喝完早茶后才来向一克哈屯请安,因此也与乌讷楚经常碰不到面,即使偶尔碰上,也只是出于礼节彼此行礼问好而已,私下也没有交往。

而天天和乌讷楚见面的把汉那吉,虽然每次看到乌讷楚眼中都会闪现出一种光芒,但他还是很少主动和乌讷楚说话,只是瞪着大眼睛默默地看着她和一克哈屯聊天。

蒙古男人是鹰的性子,不会整日伏在窝里,女人毡房里的酒再香再醇,能招来千里之外的客人,却留不住自己的男人。阿勒坦汗回来休整了还不到半年,炎热的夏季刚刚过去,就又要带着他的勇士们出征了。

对于阿勒坦汗的出征,大板升的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送走阿勒坦汗的大军后,牧人们就去牧场放牧,汉人们则卷起裤管进入农田忙着收割,人们各忙各的,对那些随阿勒坦汗出征的亲人好似一点也不关心,也不担忧。

一克哈屯也一如既往,既不牵挂也不担忧,好像阿勒坦汗还在大板升一样。乌讷楚不能理解,觉得这儿的人太无情无义了。而她哪里知道,这儿的人经历的战火,面对的杀戮,远比克尔古特部经历过的更多、更惨烈,一次次血的洗礼,让阿勒坦汗和他的那些勇士们变得更加智慧和勇敢,也让这些部众们对他们更加信任,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们减少心中对亲人的担忧和牵挂,而是将这种担忧和牵挂深深埋在了心里。

深秋的一个午后,乌讷楚躺在床榻上午休,布日玛和朵兰正在修补门毡,突然,外面响起了沉闷的号角声,随即传来混乱的马蹄声。乌讷楚急忙起身下了床榻走出毡房,布日玛和朵兰也放下手中的活走出毡房。

乌讷楚看到人们抱着包袱从毡房中匆匆跑出来,三五成群地向后山跑去。她正想去一克哈屯的毡房一探究竟,又看见布彦、把林、哥力各骑着马带着几十名侍卫,身后还牵着十几匹马,匆匆忙忙向一克哈屯的毡房奔去。

这时,一克哈屯拉着把汉那吉也走出了毡房,乌讷楚见布彦他们神色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带着布日玛和朵兰一起向一克哈屯走去。

只听把林着急地说道:“额吉,有人来侵袭了,你们快随布彦和哥力各到后山去躲一躲吧。”把林说完,又策马疾驰而去。

一克哈屯对布彦说:“布彦,你去把满珠锡哩和松布尔她们接来。”

布彦应一声“是”,带着几名侍卫离去,一克哈屯看到乌讷楚,说:“你来的正好,快随我到后山去躲一躲吧。”

一名侍卫将乌讷楚扶上马背,乌讷楚急忙向布日玛和朵兰嘱咐道:“你们跟着塔娜和其其格,她们到哪你们就到哪。”

另一名侍卫搀扶一克哈屯上了马,接着又将把汉那吉抱起来送到一克哈屯怀中,这才一翻身跃上马背。

哥力各见一克哈屯和乌讷楚都上了马,一扬手中的马鞭,和侍卫一起策马向后山奔去,乌讷楚紧紧跟随在一克哈屯身后,也向后山奔去。

原来,大同总兵刘汉得知阿勒坦汗又率兵远征了,仅留丘富和赵全等人留在大板升城驻守,认为这是一个除去赵全、丘富等人难得的好机会,于是乘大板升兵弱营虚的时候,和副总兵赵岢、参将吴孙、郑晓率兵来大板升城“捣巢”了。

丘富、赵全、李自馨、肖芹、张彦文、贺彦英等人是白莲教的教徒,刘汉他们如此痛恨丘富、赵全等人,是因为这些人自从投靠阿勒坦汗后,赵全、李自馨他们教会了蒙古人制作钩、杆等攻城器械,善制弓矢的贺彦英,刚到土默特便带着蒙古人开始制作弓矢,加上他们熟悉明朝边境的情况,绘制成地图交给了阿勒坦汗,不断为阿勒坦汗出谋划策进犯明边,扰的明朝边境不得安宁。朝廷认为丘富、赵全等人是大明的逆贼,他们留在大板升城就是明朝的祸害,所以一直在重金悬赏他们的首级,刘汉等人更是一心想早日除去他们,向朝廷邀功请赏。

这次远征,阿勒坦汗又带走了精锐部队,只留下一部分人驻守土默特,大板升城内留下更多的则是汉人,所以根本无力抵抗刘汉有备而来的精锐部队。因此,刘汉率兵一路直接奔向大板升城内,那些还没来得及逃跑的人们看到明军,转身又跑回大板升城,刚跑出蒙古包和房屋的人们看到明军,又赶紧躲了回去。

明军肆无忌惮地冲进大板升城,将手中的火把投向大板升城的蒙古包和房屋,顿时火光冲天,刚躲回去的人们又仓皇逃出蒙古包,见到处都是明军,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逃跑,急得四下乱窜,大板升城内顿时乱作一团。明军手起刀落,砍死了那些来不及逃走的手无寸铁的百姓。

把林、丘富和赵全慌忙集结起留守在大板升城的士兵迎击明军,双方展开厮杀,混战在一起。刘汉半天看不到丘富和赵全等人的身影,虽然自己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他担心周边的部落来支援,因此混杀了一阵,便率兵杀开一条血路绝尘而去。

黄昏的时候,心急如焚的一克哈屯无法再躲在这里,不顾布彦等人的劝阻,带着众人返回了土默特。

土默特上方浓烟滚滚,被摧毁的蒙古包和房屋还冒着黑烟,凄黄的草地上尸骸狼藉、血迹斑斑,随处散布着凌乱的兵器和旌旗,尚未毙命的战马痛苦地嘶鸣着。战争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如此的残酷。

乌讷楚随一克哈屯小心翼翼地走过那些尸首,唯恐惊动了他们。眼前的此情此景,又让她想起了五岁时候的那次经历,她亲眼看见过明军是如何“烧荒、捣巢、赶马”的,直到现在,那次的惨景还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记忆中。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让这么多的人失去亲人,为什么要让人们承受这么多的苦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