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结结巴巴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数,心中疯狂吐槽着就没钱你让我咋说。
杜如晦看这情况心中也了然,没有在追问,而是转身接着说道“陛下,派兵的事情好解决,只是这后续的问题,我们还需在商量一番,虽说已然到了秋收完毕,百姓缴税的时候,但是这粮食从各地收缴上来,最快恐怕也得一个月,以臣的想法,不如陛下修书一封,问问殿下的意见,殿下既然主张收缴草原各部兵权,那就一定有配套的办法”。
长孙无忌这时说道“确实是这个理,但是兵贵神,以老臣的意见,一边派兵,一边向殿下写信问询,话说不知殿下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长安呀陛下”。
此时有一名传令兵在殿外喊道“报,雁门关八百里加急”。
李二有些疑惑,这前后相差也就一会的时间,怎么两封加急的奏折,难不成出问题了?
随即急忙说道“呈上来”。
李二接过奏折打开以后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看着李二的表情,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众官员都闭上了嘴,一时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长孙无忌率先问道“陛下,是生什么事了么”。
李二并没有回道而是继续皱着眉头看着奏折,良久缓缓把奏折放下说道“恪儿和苏尼失决战的时候身受重伤,入关卸甲后才被随行将士现受伤已久,加上连夜奔波,昏倒了,现在还在昏迷中,王仁表已经找郎中看过了,说是需要静养几日”。
第二封八百里加急是王仁表写的,他看过李恪写的奏折,可能因为李恪比较急,所以很多收复的细节没有写出来,王仁表看李恪需要修养,便自己替李恪把其他细则写了出来,免得朝廷讨论许久耽误时间,当然李恪的伤情王仁表夸大了很多,这种刷好感的事情,李恪不干,王仁表就替他干。
果然李二说完李恪的情况以后,朝中的众官员都是满脸敬佩,身受重伤还能硬扛一天一夜,很多久经沙场的武将怕是都办不到。
李二接着说道“来呀,传御医,即刻启程,前往雁门关,帮朕照顾好朕的皇子”。
王德公公随后行礼退下,去安排御医去了。
李二叹了一口气说道“王仁表在奏折中回答了你们想让朕问李恪的问题,克明你记好”。
杜如晦随即从怀里掏出当时李恪,讲大唐拼音时送给他的本子和铅笔,打开来做好了准备。
李二拿起奏折念到“第一,在关内设置学堂和医馆,可以招收草原的孩子前来读书考学还有看病,
二,收缴部落兵权,部落族长只有按朝廷章程施政的权利,没有调动士兵的权利,前期人才不足之际,先调遣国子监学生,深入草原协助部族领施政,宣扬大唐文化,闲暇时教授草原的孩子们说大唐话,学大唐字。
三,击溃的草原部族,牛羊收缴以后,以租借的方式分给草原牧民,三年为期,生出来的小的归牧民,大的按期归还,或者牧民回购,
四,开放与东突厥相通的边关隘口,大唐百姓可以去突厥经商,草原牧民也可进入大唐购屋置田”。
总结,东突厥以后就是大唐的一部分,与汉民无异。”
看着杜如晦沙沙的小本上记着,房玄龄和魏征二人也怕杜如晦记漏,都拿出本子纷纷写着,这几人的本子让在场其他没有的官员羡慕的不得了,这小本子太精致了,外有羊皮包裹的外皮,还有一个小插扣,里边的纸张更是没话说,最神奇便是那根笔,指头般粗细,却能书写流畅,丝滑的不像话。
等几人的笔都停下来以后,李二接着说道“这是前期哈,还有后期,准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