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九辞带着南冀军回了北境军营,一路上吕棣农将今天谈降的经过详细的告知了她。
原来吕棣农和萧莘他们一起刚刚进入草原时,并不是樊舴接待的他们,而是一个北塬的三品官员出的面。
北塬只愿意多赔付金银珍宝,完全不同意将草原割让给大舜。后来吕棣农气不过就和那个官员吵了起来。
本就剑拔弩张的气氛,北塬的官员见吕棣农的嘴巴实在是厉害,完全占不到上风。反而争吵的让人头疼,北塬人粗暴的想仗着人多就想动手。可萧辛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当着北塬人的面就先把剑架在了那个官员的脖子上。
后来场面实在是僵持不下,惊动了北塬王。这才叫了樊舴出面,北塬王室出面也没叫吕棣农害怕半分。
以胜利者的姿态和败方谈判,吕棣农丝毫不慌。樊舴和吕棣农费了半天口舌。北塬王也是苦肉计一样的和吕棣农说明了北塬的真实情况,就算如此,也不见吕棣农松口。
直到樊舴见和吕棣农谈不拢,就起了杀心,就连吕棣农自己都感觉到了对方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他都感觉内心听到了刀剑的摩擦声,然后萧九辞就来给自己撑腰了。
后来北塬碍于大军兵临城下不得不妥协,答应了吕棣农割让草原给大舜,也答应对大舜俯称臣,但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北塬割地可以,但是他们希望他们的牧民还能继续居住在草原上,这些北塬的牧民可以向大舜缴纳税务和土地租赁金。大舜大可以安排官员亲自管辖草原,北塬百姓绝不拖欠银子,若是拖欠可找北塬王双倍付款。当然只要让他们继续养马牧牛羊就好,他们绝对不会派兵越界。
吕棣农也提出了附赠要求,若是没有提前告知大舜北塬士兵就踏上草原,全部以奸细格杀勿论处理。而且若是被大舜的驻军现牧民无故与大舜百姓起冲突,或者是残杀大舜百姓,也论偿命处理,情节严重者,诛九族。当然北塬就更加不可以将士兵装成牧民送到草原。
当然以后大舜百姓与北塬牧民就和平共处,若有故意滋事挑衅者,绝不包庇轻饶。并且在大舜的管辖下,北塬牧民出入草原往返北塬地界时,都要进入唯一的通关卡,经过大舜士兵的检查才能放行。
第二个条件就是北塬希望与大舜通商,不然将草原割让给大舜,虽然牛羊还是北塬的,但产量肯定不比以前,既然都要俯称臣了,能用物资换些大舜的布匹粮食,以后也不会在恶劣的天气下活不下去。
如果大舜不答应这两条关键的条件的话,那这次谈降就谈不下去了,所以吕棣农也还是答应了。
他是为了和平而来,没必要真的逼死人家,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
皇帝派他来谈降之前,已经说过要不择手段的只要不侵犯大舜的土地军事完整管理,其他的条件都可以微末的包容一下北塬。
另外第三个条件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北塬希望能与大舜联姻,这样也好行秦晋之好,日后两国情谊更甚。
北塬王以大王子王妃位求娶大舜勋贵女子,不拘是大舜皇室公主还是世家之女,可见心是诚的。
其他也没什么了,谈完了之后,北塬就放了吕棣农回来。
回营以后,伙房就将晚膳全端了上来,萧九辞在大帐当中和吕棣农用了晚膳以后。就又开始商谈事情,各自都觉得这次谈降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
吕棣农先拿出皇帝亲赐的使臣印盖在了拟好的降书上,再将文书一并盖了。这个章是代表皇帝也同意了的意思。
然后再由这次出征的挂帅之人盖上私印。回京之后,大舜皇帝决定驻军将领,以及要派往草原管辖的各个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