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对了。
郑嬷嬷和鲁席这两个不还活着。
郑嬷嬷道:“这是先帝的意思。太皇太后势大。若是石太嫔生下的皇子,地位过于卑微,自然是与大位无缘。”
孙福儿想了想,喃喃地道:“怪不得当年那么多人想要拥立潞王,而且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
这么一来,也就说得通了。
潞王与清流有瓜葛,所以许多读书人在为他奔走。
但是读书人说话声音虽然大,世家贵族的拳头更硬啊!
郑嬷嬷道:“奴婢倒是不担忧您现在。就是怕您生下孩子以后的事儿。”
孙福儿点点头。
她吩咐:“把周经唤进来吧!”
除了孙福儿身边的四个老人,内务府安排了四个人进来的。
其余这四个人里头,一个年纪大的老嬷嬷摆明了不爱管事,另外两个小太监,也就是干点杂活儿,不太懂事,也就是这个周经看着还行。
今日瞧着周经和值守的太监闲聊,看得出来,他平时没少去凑近乎。
人都是这样的。
见面三分情。
能够经常见面说话的,肯定比那种不常见面说话的要热络许多。
到底人心都是肉长的。
在不牵扯到利益的前提下,都是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周经进来后,麻溜地磕了一个头:“奴才周经,给孙主子磕头了。孙主子福寿绵延。”
孙福儿道:“你叫周经吧,多少岁了?之前在哪当差的?”
周经笑道:“奴才今年二十六岁了。六岁进宫,如今是二十个年头。之前在各处都干过。从神武门的打扫太监干起,去过浣衣局,也去过南三所。今年轮的时候,安排进承乾宫的。”
“奴才愿意伺候好孙主子。更愿意一直伺候着孙主子您的皇长子呢!”
有一种太监也是不需要轮换的。
皇子身边的管事太监一直是同一个人,除非犯了大错,否则不会轻易调换。但一般一个皇子身边也就只有一个不换的太监名额。
如今皇帝没有皇子,这个规矩就暂时没启用。
但周经想得是以后。
这些年,他都是在一些不太好的地方打转,就算想熬资历,也不见得有更好的可能。
那还不如搏一把。
安心去伺候了孙福儿,继而看能不能一直伺候皇长子。
如这个路走得通,那周经也是十分划算的。
这样老了,他还可以清闲歇着,不至于跟送恭桶的老太监鲁席一样,每天都忙,而且还要对比自己年纪小一大截的太监们点头哈腰的。
于是,周经就想法设法和来后殿的所有太监们搭话,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消息。
他不比屋子里伺候的那几个人,与主子早就认识。
周经是后头来的。
只有更加有用,才能让孙福儿多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