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我也没想好,所以干脆来了这里。”
“跟你们不一样,我来上大学之前,就把目标定好了。”
江枫说道:“我打算毕业后混体制,所以选什么专业对于我来说都不太重要,我之所以来元培学院,就是因为在这里什么专业都可以学学,比较自由好玩。”
范斌好奇道:“混体质,你怎么不去学法?”
“我家给我把路线安排了,我准备走选调生路线。”
余堇疑惑道:“定向选调生?”
“对的。”
江枫解释道:“选调生,是一种国家用来培养储备干部的政策,它分为中央选调生和地方选调生,一般的985学校都是有央选的名额,学校负责推荐。”
“居然还有这样的政策。”
江枫不说,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大家普遍知道的,就考公务员。
其实你们只要去研究,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大一点的领导,基本上都是当初75-85后这一批的定向选调生。
包括余堇的老爸余东来,当初也是985的定向选调生。
像清华和北大这种顶级学校,定向选调生都就是中央部里直接去学校要人,然后分配到地方上去锻炼。
有人可能会问,选调生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这还不明显吗?
起跑线不一样,高度肯定就不一样,选调生的起点,是很多考公学生的终点。
很多公知人鼓吹读书无用,就很无耻。
恰恰相反,读书是最能,也最容易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有效途径。
江枫从进学校,他的目标就很明确,入党,加入学生会,或者社团联合会,给自己刷战绩和履历。
然后争取选调生的名额。
所以他对专业的要求很随意,也没打算走专业路线,主要是在学校里锻炼社交和人际关系能力,还有管理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学,他有心当这个宿舍长的原因。
江枫说完,反问起余堇。
“你呢?也跟他们一样?”
“嗯,没想好。”
余堇感叹道:“我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经济,管理,还是上岸?”
“这就取决于你是想赚钱,还是想为人民服务了。”
江枫说道:“因为我爸妈都是大学老师,所以我比你们要了解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
你比如说,如果你想赚钱,我建议你学计算机,年薪百万不是梦想。
很多人想学经济金融,其实经济金融这个东西吧,怎么说呢,太空泛了。
我爸妈说,就算是我们学校,这样的专业出去,可能一开始还不错,但是如果你家里在这方面没有一定的人脉或者资源,也很难有大的发展和成长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管理方面的话,要么就是财务,要么就是去一些国际企业咨询公司。
听说这些公司目前给毕业生的年薪大概是在30个左右。”
范斌打断道:“网上不是说,清北出去的都是年薪百万吗?”
“这话你也信?”
江枫笑道:“真当钱不是钱啊,这个东西分专业,分人的,搞经济金融和计算机的机会很大,其他专业有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