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圆箓(1849-1931),王圆箓现藏经洞后,英国的a斯坦因(ar,1862-1943)、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和吉川小一郎相继掠走洞中大量经书等文物。
俄国人sf奥尔登堡(cepгenфeдopobnчoлbдeh6ypг,1863-1934)、美国人l华尔纳还盗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画。这些盗劫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同时,他们中也有人开始以考古学的方法对洞窟做了编号、测绘、照相、文字记录,并公布了敦煌石窟的部分照片和资料。
19o7年和1914年,斯坦因先后两次到莫高窟考察。19o7年第一次考察时,除了从王道士手中骗购了藏经洞现的文献和绢画外,他还对洞窟的建筑、雕塑、壁画进行了考察,编了2o个洞窟窟号,做了一些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他于1921年出版了《西域考古图记》《千佛洞》。
19o8年,伯希和到莫高窟调查,又骗购了藏经洞出土文物的精华,同时对大部分石窟做了描述、记录,拍摄了照片,还第一次给莫高窟有壁画的洞窟做了编号,对石窟的年代和壁画内容做了考订,对残存题记进行了记录。
19o9年伯希和再次访问北京时,向中国学者展示了他从藏书洞获得的一些文献,引起了学界的轰动。
第一批敦煌学者,包括董康、罗振玉、王国维、王仁俊、蒋黼、叶公绰、刘复等,都来到了八宝胡同伯希和的寓所。
在伯希和的帮助下,学者们打探藏经洞的消息,抄录敦煌写卷,拍照并复制他们看到的敦煌写卷。
此后,一些学者以个人之力印行了部分内容,如罗振玉将伯希和获得的部分写卷编辑成一卷,于19o9年出版《敦煌石室遗书》。
罗振玉(1866-194o)与此同时,着名学者罗振玉听说,藏书洞里还剩下八千多份写卷。他意识到,如果不尽快将手稿带到北京,它们可能会全部遗失。
在罗振玉和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学部最终布了搜集剩余写卷的政府指令。手稿到达学部后,一些写卷被李盛铎盗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后不久,1911年革命导致清朝被推翻,让政府无暇顾及敦煌手稿。几经周折,这批写卷入藏京师图书馆。敦煌写卷8697份,至今仍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资料的主要部分。
随后,通过政府资助、公众捐赠和图书馆采购,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写卷总量已增至约16,ooo份,它是中国最大的敦煌资料馆。
1914-1915年,奥登堡在伯希和考察的基础上,对莫高窟做了比较全面、系统、详尽的综合性考察。
除了对伯希和的测绘做了补充、修改,新编、增编了一些洞窟编号外,还逐窟进行了拍摄、测绘并做了较详细的文字记录,对重点洞窟做了临摹。在测绘南区洞窟单个洞窟平面图、立面图的基础上,拼合出了总立面图和总平面图,形象地记录了莫高窟当年的真实情况。
他的测绘图和来自敦煌莫高窟的收藏品,2o世纪9o年代开始陆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俄藏敦煌艺术品》共6卷,《俄藏敦煌文献》共17卷,这些成果直到近年才逐渐被整理表。
1924年和1925年,美国华尔纳率哈佛大学考古队两次赴中国西北考察,除窃取了莫高窟第328窟一尊彩塑和十多方壁画外,也对敦煌石窟进行过调查,还对榆林窟第5窟(今编第25窟)的壁画做了专题研究,表了《万佛峡:一所九世纪石窟佛教壁画研究》。
这一时期,国外还有一些学者依据斯坦因、伯希和公布的照片和资料,对洞窟进行了研究。
在分期研究方面,由日本学者小野玄妙于1924年先开始,此后有1931年巴切豪夫、1933年喜龙仁等人表研究文章。由于掌握的石窟资料有限,他们的分期大都失之偏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松本荣一。他根据斯坦因、伯希和从敦煌骗购的藏经洞出土的绢画、纸画以及在敦煌拍摄的壁画照片,写出了图文并茂的巨着《敦煌画的研究》,初版于1937年。
整个2o世纪,中国学者对石窟艺术、绘画和造像的兴趣和研究不断增加。这一兴趣也与现代民族国家概念的兴起有一定关系。
继194o年画家吴作人到访之后,张大千在1941-1943年间参观了敦煌莫高窟和附近的其他洞窟遗址,他对洞窟做了一次编号清理,对洞窟内容做了调查和记录,对年代做了初步判断,之后出版了《莫高窟记》。
他还指导谢稚柳完成了《敦煌艺术叙录》。后者对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安西水峡口石窟逐窟做了洞窟结构、塑像、壁画、供养人位置及题记的记录。
张大千还临摹了276幅壁画,其中183幅现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馆。张大千的敦煌壁画复制品,其中一些于1943年在兰州展出,这提高了人们对莫高窟的认识。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1941年,教育部组织以王子云为团长,画家何正璜、卢善群等为成员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到敦煌,与中央摄影社合作,对莫高窟进行了调查、摄影、测绘、临摹和写记录。
1942年,何正璜来莫高窟调查,根据张大千的编号,记录了3o5个洞窟的原建、重建、内容布局、时代和保存现状,次年表了《敦煌莫高窟现存佛洞概况。
1942年,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史地考察团”,向达、劳干、石璋如等赴敦煌,考察莫高窟、榆林窟,还对敦煌周边古遗址做了调查。1942年考察的主要成果有石璋如整理的三卷本《莫高窟形》,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莫高窟各个洞窟的窟形做了测量、照相、文字记录。
1944-1945年,中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向达、夏鼐、阎文儒等对敦煌莫高窟进行考察,还调查了敦煌的汉长城遗址,掘了一些古墓葬。向达的两次敦煌考察,对敦煌石窟大部分洞窟登录内容,抄录碑文、题记,考证洞窟年代等。
他以《瓜沙谈住》为总题,表了《西征小记》《两关杂考》《莫高、榆林二窟杂考》《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等四篇文章,创立了将敦煌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调查、考古调查相结合的科学研研究。
现和保护,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鲜为人知。至清代有文人记录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探讨它的创建年代和历史。
光绪二十六年(19oo)道士王圆箓现藏经洞后,英国的a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和吉川小一郎相继掠走洞中大量经书等文物,俄国人sf奥尔登堡、美国人l华尔纳还盗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画。
这一时期的洞窟,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菩萨像和禅僧像等。
这类故事画的构图,除单幅的外,多为横卷连环画形式。
例如,莫高窟285窟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表现了作战、被俘、审讯、受刑等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