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姚校尉,您好,您这是要去哪”
阿青远远见了负手而行的姚浩然,眼神一亮。
他可是大夏有品级的武官,听平安说,身手还相当了得呢。
十几岁的少年总是对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军队将领充满了崇拜感。
“闲来无事,在村里走走,阿青小哥,你在这个学堂里念”姚浩然缓步走近他们,朝敞开的学堂里了几眼。
“阿青哥可不是学生哟,他是武学的教辅,可厉害呢。”阿云抢着回答道。
站在椅子上的阿青就有些自得的笑了笑,随后,想起眼前的人,可是身手不凡的朝廷官员,他忙止住了笑意。
武学教辅姚浩然朝男孩子了一眼,嗯,果然,个子虽然不高,体格健硕,筋骨强韧,一便是习武多年的苗子。
小小的乡野之地,竟然还特地请了武学师父,姚浩然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哦,阿青小哥年纪这么小,就开始教授学生了,很不错啊。”
他扯了几分笑容,开始套话。
“嘿嘿,主要是我师父教,我是负责监督学生练习的。”阿青被称赞,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他的师父就是那日赴宴的方晟吧,一身特意压制的气息,都能让他心生警觉。
“怎么你们师徒,过年也不回家探亲么”
姚浩然状似无意的问道,功夫如此高强,却甘愿窝在乡下,当个小小学堂的武学师父,这其中定然有玄机。
“我们家就在这,不用去哪探亲。”阿青接过阿云递上来的对联,转身贴起了对联。
“阿云,,对齐没有”
“哦,往上一点。”
“”
家就在这姚浩然朝学堂里走了几步,两边宽敞的屋子,应该就是校舍,屋前是两排整齐的花圃,寒冬腊月里,居然还有几朵菊花迎着北风招展。
一个挺着大肚的妇人在学堂后宅来回忙碌。
没想到,学堂的杨秀才一家就住在学堂里面,姚浩然忙退了出来。
“阿云小姑娘,你们家也不回乡探亲么”回乡过年,是大夏过历来的风俗,不是迫不得已,多数人都会赶在年前返回祖宅与族人过年的。
阿云闻言不高兴了,她气呼呼的瞪了他一眼,生硬的回道,“不回。”
姚浩然不明所以,他说错话了么小姑娘为什么突然生气了。
贴好对联的阿青,跳下了椅子,他先安慰地拍拍阿云,才与姚浩然解释。
原来,去年过年的时候,杨秀才便携妻带女的回了乡。
虽然乡试没过,但是,好歹靠教育人立住了脚,所以,杨秀才觉着,回乡望叔婶也算有底气。
谁曾想,杨秀才家的老房子被他叔婶家的小儿子拿来当了新房,他们回去的时候,连自己住的屋子都不能待了。
他婶子知道杨秀才没考中举人后,以为他们回来要回老房子,当即闹得那个鸡飞狗跳的,说什么房子他们刚刚重新修缮,他们就回来抢,又说阿云娘年纪这么大了,又有一身病,定是不能给杨秀才添男丁了,杨家大房要绝户什么的,他们家里的财产房契都应该归自己的儿子所有,气得杨秀才脸色铁青。
什么黑心肝、白眼狼、赔钱货、断绝户、不下蛋的母鸡巴拉巴拉的,他婶子嘴巴就没停过,杨秀才一家都不是那等善于与人争辩的性格,最后,他们在他婶子的火力攻击下,败退出了自己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