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作为当事人,极为配合地和皇帝陛下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皇帝和太子殿下双丰收。
李俶带兵出征,麾下名将战臣云集:神策军王中嗣,节度使皇甫惟明,节度使韦坚,太子师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好多名将)这些人悉数在军中,听从太子调遣。
如何能征服这些人,让他们乖乖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对于太子李俶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大多数有才干之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更遑论是这些身经百战之辈了。
李俶的艰难,可想而知。
刘晏,颜真卿统领后勤,负责各地的粮草调配,为大军做好一切的后勤工作。
杨广亲自地犒赏三军,送了儿子和大军出行!
现在,如果李俶脑子一抽,掉头回京,那就好玩了!
不过显然,太子殿下不是短视之人,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走了……
杨广怅然若失,好几天都提不起精神来,华清宫的上皇确实如同杨广希翼的那般,老老实实地待着了……
☆、第116章唐肃宗5
因为吐蕃悍然发兵,入侵寇泾州,陇州,宁州等地,大肆劫掠人畜,强行收割庄稼,以致边境骚然,各州县莫之能御!
接到战报之后,震怒的皇帝陛下本想亲征,不过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太子殿下领兵,抗击吐蕃。
当然,杨广秘密地使人去联系回纥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就是了。并不是说这回纥人就没有野心了。
只是相交于吐蕃,显然和亲过的回纥和大唐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
金城公主病逝之后,虽然回纥人打算继续联姻,希望能保持和大唐的和睦关系。
不过杨广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这个提议。拿女人换和平,那才是对所谓的太平盛世最大的嘲讽,而且还有资敌之嫌。
杨广觉得自己没傻到那个地步呢。
不过大唐和回纥还是约定好了,继续保持亲密往来的关系,至于什么时候反目成仇,到时候再说吧。
大唐和回纥真没有保持多久的和平,李亨的孙子代宗时,回纥人就寇边了。所以说,国家之间,压根儿就是利益在作祟,没有了利益,他们哪里会想着大唐曾经对他们的支援赞助,白眼狼,养不熟的蛮夷!
这次,吐蕃人犯边,百姓不得安宁,杨广联合回纥人,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让太子殿下挣得足够的战功,还要彻底地打趴了吐蕃,震慑回纥。
这才有了兵马大元帅的李俶出征之事。
百万大军开拔,三十万骑兵先行,杨广有系统,自然是能第一手地接到消息,甚至比身处其中的李俶等人都了解详情。
也是醉了,有了这样强大的外挂,杨广陛下,您确实不担心太子掉马回枪,对付你!
太子出征,得到了自己奢望的东西。可惜,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纸上谈兵时,一切都很美好。
可实际操作呢?李俶尽管表面淡定,智珠在握,可是实际上,忐忑不安!
好在自己有强力的支援,王忠嗣,郭子仪,这是杨广为李俶准备的两道保险。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强援,所以,尽管忐忑,可是李俶做的还算凑合。
从一开始的挑剔打量,到现在的慢慢接受,李俶在征服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这种成长让身边的几位都觉得欣慰,太子殿下是大唐的继承人,自己有幸能陪伴太子,助他成长,实在是幸事。
郭子仪等人的欣慰让李俶感怀在心,赢得了太子的尊敬,为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和天子终其一生的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果然,人生赢家只有一个!
郭子仪。
有股子淡淡的羡慕嫉妒是肿么回事?
至于恨么,不至于,倒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