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林比李贵雨在城里私塾待得时间长,也更了解城村孩子们学业间的差距。
先前李贵林苦读八年没能考上童生,心中也是遗憾。故他自儿子李兴和一岁学说话始便就将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之类城里孩子入学才念的启蒙书似红枣前世的复读机一样一句句反复念背给孩子听。如此几年下来,李兴和还没开蒙学认字呢,便就能背下蒙学的书。
蒙学背好李贵林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教孩子背四书。
以李兴和的年岁今春原也可进城读书,但因城里最有名的两个私塾都要考查入学孩子的背默功夫,故李贵林便决意将儿子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写字基本功和四书背默,以备两年后的考试。
他可不似李满仓于科举两眼一抹黑,然后在北城随便寻个城门口的私塾,把孩子送去,就算完成任务。
不过,李贵林也知道似贵雨这么大的年岁还没一点举业基础的孩子,一般讲究的塾师也不会收。
横竖,李贵林想城里的私塾确实比村里的学堂强,而且贵雨多读些书也是只有好处。故此他也就没泼李满仓和李贵雨凉水。
李贵林相信再过个几年,等贵雨再大一点,他自会明白科举的艰难以及自己考取的无望––就和当年的他一样,虽觉遗憾,但也无悔
李贵雨听李兴和果能背大学,心情复杂––他家家境差族长家太多,连带的于孩子培养上的投入也不同。
一本大学要一吊钱,一本论语要四吊钱,而买齐一套四书集注则要十三吊钱。
现他爹听老师说念大学,便就只给他买了一本大学,加上现今家里又买了房,他想读论语还得等到今年的枸杞挣钱后。
李满仓看着李兴和背书,心中艳羡––李贵林虽年岁较他小,但因就读过私塾,就比他更会教孩子。
李满仓和李贵林相熟,当即便拍着他的肩膀问道“贵林,你家常都是怎么教兴和的”
“教这么好”
李贵林矜持笑道“其实也没啥。我就是打他会说话的时候,就每天念书给他听。”
“他听多了,熟了,便也就会背了。”
族人一听都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熟能生巧吗俗话都说“木头挂城门口三年都会说话”。这孩子怎么着都比木头聪明啊,这听人念几年书,可不就会了吗
这个容易
听人说容易,李贵林也不申辩。李满仓看过李贵雨的大学,便知道这些人想当然了––呵呵,没有老师教,只凭自己读,知道怎么断句吗
不过,李满仓啥都没说。世人都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等他们真试过了,就知道其中厉害了。
李满园因住在城里,来得晚些,故现在才到。
李满园领着李贵富一进门就见听族人夸赞李兴和会背四书,心中并不服气––他儿子李贵富现在读的私塾,里面的先生可是秀才公。李兴和的爹李贵林算啥他连童生都不是
李满园有心夸耀自家的儿子,便走过去笑道“贵林,你念过书,给我说说龙文鞭影是啥”
“这些天我忙着修房,只知道给贵富买了这本书,也不知道里面写的啥”
龙文鞭影带龙字,李满园心说族人一听就知道他儿子念的书不一般
李贵富就跟在李满园身后,闻言扯他爹的袖子低声道“爹,你想知道龙文鞭影讲啥问我就好了。”
“你才念几天书,能懂啥”李满园不以为意道“咱族里就数贵林的学问好,他说的话我信”
李贵林闻言不疑有他,当即道“龙文鞭影和我们村学堂念的增广贤文相类似,也是孩子的蒙学书。”
“不过增广贤文里面主要是劝人向善的俗语。”
“这龙文鞭影则是简化了二十四史的人物典故,然后又加了神话、小说和笔记里的记载,是孩子们进一步读四书五经,还有开笔写文的基础。”
“先贵富兄弟在咱们村里念了千字文,现念这本龙文鞭影确是正好。”
“等这本书读完,然后再念了幼学琼林,贵富就也能读大学了。”
这龙文鞭影较四书还差了两级本想豁胖的李满园豪无预兆的被李贵林反豁了一脸,当即觉得有些心塞。
因为这心塞,李满园竟忘了显摆他儿子会官话这件事,事后想起,也是后悔不迭。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现,只说眼下。眼下李满囤立在人后,把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大学、论语、四书几本书的名字默默地记在心里。他准备今儿午饭后就搭潘安兄弟进城送树的牛车去把书买回来。
他先瞧瞧,这些书都写了些啥
李春山、李高地和李丰收三人聚在一处,笑眯眯地瞅着后辈们谈论书本,心里充满欣慰––可见的,李氏一族就要出读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