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做的事情,之前不好大张旗鼓的宣扬,现在可以了!
而且,现在是个转折点,让全国人民看看国家的科研实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培养民族自信。让国家更加重视自主研究。
之前的几年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反思,但也属实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至少,对农民的重视、对妇女解放的重视,都是值得保留的。
上辈子,恰恰是这最值得保留的两点,后来都被废弃了。
谢赟把思路理清楚之后,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了说,之前做了那么多事,该让大家知道了。
潘长青等人都没有意见,“宣传的事情一向都是你负责的,这么多年,哪怕局势再怎么混乱,也没出过岔子,现在自然还是由你全权负责,我们配合你。就算出了岔子也不用担心,我们这群老家伙,承受得住。你放心大胆的干!”
谢赟随即联系了一些老朋友,包括冶金工业部部长、一机部部长、东省省委书记,化肥厂、汽车厂、二机厂、拖拉机厂、食品厂、机械厂等厂子的领导,还有那些早已经平反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专家学者们,大家一起,为这几年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展做个总结。
几天之后,很多媒体出了报道:
《工业大摸底——我们到底有多强大!》
《身处逆境,也要努力搞科研》
《祖国科技腾飞,该记他们一功》
《来,带你认识一个特别的研究院》
……
在这些文章中,还夹杂了几篇这样的:
《论青年科学家的重要性》,写了谢赟、谢燊、李知新的科研事迹。
《贫下中农姐弟为科技谱写新篇》,专门写谢赟和谢燊。
《记最年轻的科学院领头羊》,专门写谢赟的。
作者还是同一个人。
谢赟看得脑袋顶冒火,脚指头抠地。“这谁啊?王辰士是哪位啊?”
潘长青笑得拍桌子,“这你还看不出来,汪振声啊,把他名字的三个字都去掉一部分,不就是王辰士吗?咱老汪是个好人,一定是看你出去的文章把功劳全都记到别人头上了,看不下去了,所以专门夸一夸你。”
谢赟:“……”
更让她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这三篇文章出去之后,一下子就冒出来好多人,表了很多篇主题为“和谢赟一起工作的经历”、“我所知道的谢赟”、“我和谢赟二三事”的文章,把她抖搂了个干干净净。
看多了,谢赟就佛了。
虽然这些文章中的她说话做事都太像样板戏女主角了,让她本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但是,嗐,确实都是她干过的事。她也没什么好否认的。
就连已经远在江城军区的夏世杰都凑了个热闹,写了一篇文章来称赞谢赟。
阻止不了就加入,谢赟决定写本回忆录,把所有人都写进去。来啊,互相爆料!
这些文章,都被张瑞凤搜集了起来,做成了两份剪报。一份她自己留着,一份烧给谢檀了。
张瑞凤表示,“老谢家祖坟冒青烟了。”
那把火确实烧的挺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谢檀给出的反馈。
喜欢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请大家收藏:(91919191)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更新度。
喜欢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请大家收藏:(91919191)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更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