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灌溉渠道的修建使得大片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水利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水文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商业、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随着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发展成都平原逐渐成为了秦国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四、轶事典故
1李冰智斗石犀
相传在李冰治水期间曾遇到一只巨大的石犀作祟。这只石犀时常堵塞河道破坏水利工程给百姓带来灾难。李冰为了制服石犀保护水利工程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决定亲自前往除害。
他带领着一支队伍来到石犀出没的地方仔细观察石犀的行为和习性。经过一番研究李冰发现石犀虽然凶猛但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弱点。于是他便制定了一个巧妙的计策来制服石犀。
李冰让人在河道上游放置了许多巨大的木桩和石块等障碍物。当石犀再次出现时便被这些障碍物所阻挡无法顺利通过河道。此时李冰趁机带领队伍冲上前去与石犀展开激战。他们利用石犀的弱点进行攻击最终成功地将石犀制服并驱赶到了远离河道的地方。从此石犀再也不敢作祟水利工程得以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
这个典故不仅体现了李冰治水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人们对李冰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2李冰与“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提出的一句治水名言。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李冰治水的理念和智慧也成为了后世治水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
“深淘滩”指的是在每年枯水季节对都江堰的内江河道进行清淤工作。由于内江河道在洪水季节会携带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河道底部导致河道变浅、水流不畅。因此李冰提出在枯水季节对河道进行深淘处理将淤积的泥沙清除出去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和水流的稳定。
“低作堰”则指的是在修建飞沙堰溢洪道时要保持较低的高度以便在洪水季节能够及时排泄多余的洪水和泥沙防止河道淤积。同时低作堰还可以减少水流对堰体的冲击和侵蚀延长堰体的使用寿命。
“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原则体现了李冰对水利工程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明白只有保持河道的畅通和水流的稳定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效益发挥。同时他也注重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一原则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后世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3李冰与“离堆”
“离堆”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鱼嘴分水堤的下游是内江河道中的一个天然石堆。相传这个石堆原本是与玉垒山相连的但由于李冰的巧妙设计而被人为地分离了出来形成了今天的“离堆”。
据说在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曾遇到一个问题:内江河道的水流过于湍急导致鱼嘴分水堤无法有效地将水分成内江和外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决定在内江河道中修建一个石堆来减缓水流的速度并引导水流流向内江。
然而要将这个巨大的石堆从玉垒山上分离出来并非易事。李冰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最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让人在玉垒山上挖掘一条隧道将石堆与山体分离出来。然后他又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隧道中点燃火把使岩石受热膨胀最终将石堆与山体彻底分离了出来。
这个被分离出来的石堆就是今天的“离堆”。它的存在不仅减缓了内江河道的水流速度还起到了引导水流的作用使得鱼嘴分水堤能够更有效地将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同时“离堆”也成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游览。
五、后世纪念
1祭祀活动
纪念李冰的活动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东汉时期出土的李冰圆雕石像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公元494—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的“望帝祠”迁到郫县以原庙改祀李冰名为祟德庙。此后历代帝王对李冰的祭祀和封赐不断。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712—756年)褒封李冰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幸蜀时赐封李冰为“司空相国”。五代后蜀时封李冰为大安王又封应圣灵显王。宋太祖赵匡胤治修崇德庙扩大了庙基增塑了二郎像。伏龙观也成了纪念李冰的庙宇。陆游有《伏龙洞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足以说明李冰在宋代已经封王。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改封李冰为“广济王”定为每年祭祀一次。宋代中期改为春秋二祭。宋代的祭祀活动规模宏大范成大《离堆行》中有“到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的诗句。《独醒记》中说:“水康军祟德庙招李冰父于……词把之盛每岁用羊四万余头。凡买羊以祭偶产羊羔者亦不敢留。”
2李冰陵园
李冰逝世后葬于什邡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水利工程专家在章山上修建了李冰陵园。陵园内有李冰的墓冢和纪念碑等建筑供后人凭吊和缅怀。
3纪念邮票
1980年11月20日我国发行了《j58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邮票四枚其中一枚就是李冰。这枚邮票以李冰的形象为背景展现了他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邮票的发行进一步弘扬了李冰的治水精神和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纪念这位伟大的水利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