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好一串递给了旁边的大佬。
“尝尝,味道如何?”
还用讲吗,真的很香。
这个成功端上桌醉香楼的生意在十年内肯定无人能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给县城城外的一个小庄子对这丫头似乎不太公平。
要不,在昌州再给她一个庄子?
“你想不想去昌州?”
七巧烤串的手都抖了抖。
这不是废话吗?
要能飞出这个小县城,谁会拒绝起飞。
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昌州府,还有盛京,甚至是整个西宋大江南北。
“昌州我们肯定是要去的。”七巧心里很激动,感觉周某人想拐自己去,不用说了,肯定是因为她有烤串的本事,但表面上还是很淡定:“我五哥六哥都高中了童生,下次就要去昌州参加乡试了。”
是的,必须去。
“还没恭喜令兄。”
周文立很惊讶,没想到夏家还能出两个童生。
“不知令兄师从何人?”
“我们镇上的一个秀才老爷文先生。”
文先生,文什么名字?
七巧摇头表示不知道。
周文立……也是,在这些偏僻的地方随便一个秀才就足够当先生了。
西宋这么大,秀才自然也不缺。
“令兄多少岁?”
“五哥虚岁十三,六哥虚岁十岁。”
咳,其实都有点谎报,人家的虚岁是加一岁,到七巧这儿直接加了两岁。
没办法,太小无法让人信服。
这么小的年纪就能考中童生了,这事儿让周文立有点不好意思啊。
是的,他也读书上学堂。
但是他知道周家人一向都是以经商为本。
所以他也只是在十五岁那年考了一个秀才就再也没有认真去读书了。
毕竟,周家的儿郎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娶亲生子接手家族生意,走仕途这条道其实很辛苦的,没有根基注定走不通。
周家是能挣钱就行,不想在官场上费脑子。
所以也没有特别强调儿孙一定要考什么光宗耀祖。
周文立想着人家农家孩子都想要考功名,自己是不是也不能太躺平了吧?
要不,也再拼一拼,考个举人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