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且娇且妖穿
晚来风徐文
149
这一年的中秋宴上,萧贵妃因治理后宫有功,得了景成帝丰厚的赏赐。其中就有两枚镶了宝石的菱花镜。
旁的都罢了,这两枚镜子深得萧贵妃欢心。
这镜子比铜镜要清晰的多,能把人像清晰的照进去,自打得了这镜子,萧贵妃便不释手,平日里不用梳妆打扮,也要自己对镜欣赏一会儿。
唯一不足的是,这镜子稍微有点儿小。
很快,京城里便流行起这种镜子来。不仅女人们喜欢,男人们对此似乎也挺感兴趣。毕竟男人们也要讲究仪容,对着这么清晰的镜子正正衣冠,要比铜镜好用的多。
不免有人打听,这镜子是哪家铺子里卖的最主要的,是打哪儿产出来的
很快有消息灵通的人说,最早是从宫里流行起来的。
人们不免有些失望。那便是贡品了贡品之所以是贡品,便是因为稀少、尊贵,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
可很快,京城忽然冒出来一个萧记铺子,专门售卖菱花镜。大小不一,品质不同,自然价格也不一样。但人们对此仍旧趋之若鹜。
萧记也此获利甚丰。
很多人都好奇萧记背后的东家是谁,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能量和人脉
赵昂却一语道破“萧记是萧贵妃娘家的生意。”
魏逐风皱眉没言语,徐盛的二弟徐荣问“殿下怎么这么确定”
赵昂道“我猜的。”
“猜”这也能算数
赵昂问徐荣“你想不想做生意”
徐荣挠了挠脑袋。他不像大哥徐盛有韧劲儿,不像他那样能吃苦,在北蒙关一待就是六年,当真不靠家族势力,从小小的寻常兵士混到了如今的校尉。
这官职当然不高,甚至不如他从前的世子之位尊贵,可对于潦倒落魄的徐家来说,徐盛是家族公认的顶梁柱。徐荣照他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儿。从前富贵窝里养出来的纨绔性子,家道中落之后,对生活、未来、家族,就只剩下无力。文不成武不就,虽知人生艰辛,可真让他挑起大梁来,他又自愧力不从心。
徐荣半天才道“自然是想的可,殿下,你是想让我也像萧记那样,做皇家的生意不成”
倒不是不行,萧家有萧贵妃做支撑,他也不差,背后有太子殿下呢。
何况真论起来,萧贵妃有名无实,有权无宠,还不如太子殿下更有力度。
“不过,这菱花镜毕竟是小生意,说到底,打的是女人们的主意。它又不像胭脂水粉,每个月都要消耗,镜子这东西,除非失手打碎了,否则一枚菱花镜,用上一年两年是它,用上十年八年都是它,要是保管得再精心些,用完一辈子还能传给下一辈儿”
说到最后,徐荣已经不敢赵昂的脸色。
已经有萧记珠玉在前,他再怎么抢,也抢不过萧家啊。再说了,这东西开始的时候用个新鲜,价格还能居高不下,可等到差不多人手一枚的时候,还能卖得出去
赵昂道“天下生意多了,又不是只有这一桩生意。你想不想做了。”
这是给徐荣脸面呢,他怎么敢推拒立刻表态“只要殿下不嫌弃我没用,我自然一切都听殿下差谴。”
景成帝也问过姚黄类似的话。
菱花镜是新鲜东西,但总有个新鲜到不新鲜的过程,难不成她还真指望靠卖菱花镜把引淮河支流入海的各种花费赚出来
姚黄道“当然不能,这只是一块砖罢了。”
抛夸引玉啊。
她还真是胸有成竹。
景成帝问“那玉是什么在哪儿呢”
姚黄道“玉还在打磨的过程中,不过菱花镜的生意也还能再做几年。第一,眼光不能只放到京城,各个州府县,有钱的富户多了”
这倒有道理。卖东西还讲究个薄利多销呢,只要销得多,自然利益就大。
姚黄微微一笑,道“第二,我可以卖配方。”
景成帝诧异的向姚黄“你真舍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秘密,也都有自己的秘方,这些秘方赛过稀世奇珍,除了败家子不得已会偷着往外卖,否则那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