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屋小,三只野兔只能养在厨房。
院子已经圈了鸡圈,六只鸡养着,每日味儿大。
郭盛安只好用竹子编了兔笼,养在厨房。
……
六月秋收,地里金黄一片,麦穗稻穗沉甸甸的下垂,即便下地苦,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郭盛安双脚踩在稻田里,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想到后世的各种机械,埋头开始苦干。
他脑海中即便有后世机械的构造图,但要想古代实现现代科技化,也不是他一己之力能改变的,也不是一两百年就能改变的。
还是顺应自然吧。
他家这片,只有他一人。
有人路过时,忍不住扯着嗓子喊了两声:“郭大郎,你家就你一个啊!”
郭盛安不太喜欢这种扯嗓子打招呼的方式,不过入乡随俗,他直起腰来应:“欸!对!”
其他人家,都是兄弟几人,媳妇儿几人扎一堆秋收,难免干活儿的时候偷闲议论一二。
“这郭家不是达了嘛?怎么郭昌珉郭二郎都请人来干活,唯独这郭大郎下地?下地就算了,他家那个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家婆娘像她那样?”
“郭二郎不是找了短工吗?哪顾得上地里的活儿?况且还买了田地,即便请日工干活儿,以后家中也不缺粮食。”末了,还感叹了声:“真羡慕啊。”
“郭二郎家两口子还是可以的,虽说请了日工,但郭二郎在外不也有工钱吗?他家婆娘也下了地的。”
“郭昌珉两人,人还没老就开始享福了。”
也有人小声哔哔:“之前说郭老四眼盲心瞎,把童生儿子踢出去,寒了童生儿子的心。要我看,一个童生算什么?人家自从入赘后,回来过几次?以后还不是得郭大郎郭二郎照顾?他这叫明智。”
“是吧,要是落得跟铁柱一样,哭都没地儿哭去。”
众人闲聊之余,看到田埂上路过的话题女主翁。
他们乐得和月娘打招呼。
“大郎家的!来送水啊?”
月娘应了声:“是啊!”
也就打声招呼罢了。
待人走后,他们才继续道:“还真别说,天天闷在家中,皮子都捂白了。”
“他家样貌都不错,尤其是小辈的郭二丫,那模样,还没长开就那么出挑……”
“现在不是叫雪儿吗?”
“欸,叫习惯了,习惯了。”
其他人家也是这个点来送凉水的。
乡下人没有那么多讲究,打了井水,提着桶就往田埂赶。
也就郭昌珉家中不同。
送的是凉茶。
茶叶用的自然是最次等的,几文好几斤,每家每户都买着囤有,平日也没舍得泡来喝,只家中有贵客才泡上一壶,盛茶水的器具也未讲究,就是家中吃饭食用的碗。
郭昌珉和郭盛全两家,先是将茶泡好后,过滤茶叶,再在井水冰镇了好会儿才提拉上来,盖上桶盖,又提了几口碗来到田野。
大周氏给二房提凉茶,郭昌珉给他们请的日工提凉茶。
至于郭盛安?
月娘亲自熬的绿豆汤,还放了糖在里面。
喝起来凉丝丝,带着点甜。
绿豆也不多,不会沙沙的。绿豆的独特清香降了几分暑意,格外爽口。
郭盛安:“下次糖留着,给孩子们。我也不喜欢吃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