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鱼不趁新鲜烤一条吗?”
姜竹想了想,嗯,有道理,真到厨房抓了点儿盐和去腥的花椒、姜。
用的是沈青越给他的保鲜袋,按他说的方法打上结,真不会漏。连盐粒都不漏。
现在姜竹已经不会再觉得这是什么大鱼的鱼泡了,尽管这个比那个黑色的更像个鱼泡。
想了想,他又揣了点儿刮篾条时刮下来的竹屑,万一真烤鱼,这个好生火。
他们俩一会儿找找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等出门,太阳都升起来了。
姜竹牵着骡子和沈青越并排走,等到了不好走的地方,再把缰绳给沈青越,由他在前面开路,沈青越牵着骡子走后门。
等沈青越走累了,还可以骑骡子走。
沈青越在山上住了这么多天,还没来过后山呢,活脱脱小学生春游,看什么都新鲜。
入夏的山间到处都是绿色,深的,浅的,浓密的,稀疏的。
草和树覆盖了土地,走近了才能看到根部的土色,远望除了发白的巨石,放眼望去,波澜起伏的群山都是绿海。
戴着口罩,也能感到空气里草木的香气。
沈青越问:“你给酱酱想好名字了吗?”
“没有。”
“那就叫酱酱了?”
“……嗯。”
啧,听着还有点儿不情愿?
有什么不情愿的。
沈青越:“谁让小姜师傅不给你想个好名字,是吧,酱酱。”
姜竹回头看了一眼精神头很好的骡子,笑了。
酱酱。
他们没有给牲口起名字的习惯,沈青越让他想,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
村里的狗都叫大黄、小黄、大黑、小黑,猫则叫大花、二花、小花,骡子……
骡子没有名字。
他嘀咕了句叫红枣,但沈青越说他们家骡子毛色没那么红,让他不要瞎诱导,再想。
他想来想去,觉得像酱色。
但总不好叫大酱。
沈青越说叫大酱它听了出门抬不起头,于是暂时叫酱酱。
姜竹想,难道一头公骡子叫酱酱不会抬不起头吗?
显然酱酱根本不在乎名字,边走还边啃两口路边的嫩草。
从家里到后山有姜竹常走的小道,上山的人多起来后小道踩的更实了,不过出了姜竹常去的地方,路就不怎么好走了。
杂草丛生,又正是草木旺盛的季节,长得高的野草能有一米多高。
姜竹背着弓箭,拎着砍刀在前面开道。